民營經濟促進法創下多個“第一次”,護航民企發展
支持民營經濟發展,力度空前。
5月20日,《中華人民共和國民營經濟促進法》將正式實施。從2023年12月首次提出立法至最終頒布實施,僅用了不到1年半的時間,速度之快在我國立法史上罕見。
5月8日,國新辦舉行新聞發布會,介紹民營經濟促進法有關情況,信息量很大。

創下多個“第一次”。
民營經濟促進法作為第一部專門關于民營經濟發展的基礎性法律,是社會主義市場經濟建設的標志性事件,在我國民營經濟發展歷程中具有里程碑意義。
該法創下很多個“第一次”。如第一次將堅持“兩個毫不動搖”寫入法律,第一次明確民營經濟的法律地位,第一次在法律中規定“促進民營經濟持續、健康、高質量發展,是國家長期堅持的重大方針政策”。
北京師范大學法學院博士生導師吳沈括向三里河表示,“多個第一”體現了國家以法治思維破解民營經濟發展難題的決心,是鞏固改革成果、穩定市場預期的關鍵舉措。
吳沈括認為,民營經濟促進法從階段性政策支持轉向長效法治保障,解決了長期存在的政策與法律銜接不足的問題,給民營企業吃下“定心丸”,有利于穩定民營企業發展預期,為優化營商環境、激發內生動力提供了制度保障。
積極回應民企關切。
長久以來,受內外多重因素交織影響,民營經濟在公平參與市場競爭、平等使用生產要素、獲取投融資支持和服務保障以及合法權益保護等方面,面臨一些困難和挑戰。
此次發布會上,國家發展改革委相關負責人表示,民營經濟促進法積極回應民營企業關切,作出針對性制度安排。
比如,公平參與市場競爭方面,法律規定,國家實行全國統一的市場準入負面清單制度,落實公平競爭審查制度,保障“非禁即入”。
再如,平等使用生產要素方面,法律規定,國家保障民營經濟組織依法平等使用資金、技術、人力資源、數據、土地等要素和公共服務資源,做到“一視同仁”。
另外,同等受到法律保護方面,法律規定,民營經濟組織及其經營者的人身權利、財產權利,以及經營自主權等合法權益受法律保護,強調“不得侵犯”。
在吳沈括看來,“非禁即入”“一視同仁”“不得侵犯”,構建了公平競爭的市場法治框架。
“非禁即入”明確清單外民營企業可依法平等進入行業,釋放民間投資活力;“一視同仁”從制度上清理了市場準入壁壘,保障了民營企業的權利平等、機會平等;“不得侵犯”聚焦權益保護,直擊民營企業維權難、執行難等痛點問題,以法律責任構筑民營企業安全發展防線。
為何一定要通過立法來促進民營經濟發展?
很重要一點是,從法律上為民營經濟“正名”,才能更好地破解現實中制約民營經濟發展的障礙。
如,近期國家發展改革委聯合有關部門發布了新版市場準入負面清單;同時開展市場準入壁壘清理整治行動,積極推動民營企業公平參與招標投標。
今年1至4月,民營企業中標率與去年同期相比提高了5個百分點。1億元以下的項目,民營企業中標項目數量占比超過80%。
吳沈括表示,從更深層次看,通過立法固化平等保護、公平競爭等原則,彌補了剛性、可執行性、權威性法律制度的缺失,為民營企業長遠發展注入信心和安全感,以法治筑牢發展根基。
民營經濟促進法絕非簡單的權益保障法,這部法律通過制度構建,完成了對民營經濟從身份確認到權益保障再到發展賦能的完整閉環。無論是從歷史維度看,還是從當前發展關鍵節點看,都是民營經濟發展史上一次重大突破。
(“三里河”工作室)

- 專題:促進民營經濟高質量發展
經濟新聞精選:
- 2025年05月09日 15:08:41
- 2025年05月09日 15:03:22
- 2025年05月09日 14:12:29
- 2025年05月09日 14:11:29
- 2025年05月09日 14:08:35
- 2025年05月09日 13:41:45
- 2025年05月09日 11:20:26
- 2025年05月09日 11:13:16
- 2025年05月09日 10:33:03
- 2025年05月09日 10:16: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