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精品亚洲第一区焦香,国产精品99久久久久久猫咪,男女邪恶做爰猛烈动图,亚洲区一二三四区2021

趙心童奪冠催生新一波臺球熱 好臺位要提前三天預訂

分享到:
分享到:

趙心童奪冠催生新一波臺球熱 好臺位要提前三天預訂

2025年05月12日 09:35 來源:華西都市報
大字體
小字體
分享到:

  斯諾克世錦賽冠軍的獎杯,終于被中國選手高高舉起。

  北京時間5月6日凌晨,中國選手趙心童以18:12戰勝三屆世錦賽冠軍馬克·威廉姆斯,成就斯諾克世錦賽亞洲首冠。社交平臺上,“趙心童奪世錦賽冠軍”話題閱讀量近2億,多個“臺球教學”相關視頻點贊量近百萬。

  這一勝利不僅打破了歐美選手對斯諾克頂級賽事的壟斷,更點燃了國內臺球愛好者的熱情,成為撬動中國臺球產業升級的支點。“當年丁俊暉嶄露頭角的時候,曾經推動了斯諾克在中國的發展,而這一次趙心童所帶來的影響,可能會更加深遠。”1997年斯諾克世錦賽冠軍達赫迪這樣評價。

  從街頭娛樂到千億規模的商業賽道,從個人愛好到全民參與,臺球運動正在中國書寫新的篇章。“最近打臺球的人確實很多,訂好一點的臺位都要提前三天,直接來店里肯定是打不到的。”5月9日,成都某臺球廳老板告訴記者,最近球房基本是滿的,包括工作日。

  從街頭娛樂到全民運動

  斯諾克被稱為“綠色象棋”,其融合策略、技巧與心理博弈的競技特性,吸引了從青少年到中老年群體的廣泛參與。

  “現在每天下班都想去臺球廳練球,真的很喜歡進球的感覺!”王翼告訴華西都市報、封面新聞記者,自己最開始接觸打臺球是跟朋友,總覺得臺球廳是不太正經的場所,沒有認真學習過,只是隨便打著玩。“后來朋友教我怎么看角度、擊球的發力和站姿,練習幾次之后居然體驗到了打球的樂趣。”

  當被問及是否關注斯諾克比賽時,王翼說今年才算是認真地看了比賽。“以前只知道丁俊暉,對斯諾克比賽以及國內打斯諾克的選手都不是很了解,但看著趙心童在世錦賽上一場場地贏,自己也覺得燃起來了。”

  “90后”趙心童俊朗陽光的形象,成為臺球運動年輕化的催化劑。或許斯諾克這項賽事還未在中國普及,但這并不妨礙國人“搗臺球”的熱情。品牌方也迅速跟進:某運動服飾品牌推出聯名球桿,預售首日售罄;短視頻平臺上線“挑戰趙心童同款走位”互動游戲,吸引百萬人參與。這種“體育+娛樂”的傳播模式,使臺球從街頭娛樂升格為兼具競技性與潮流感的全民運動。

  40萬家企業背后的千億市場

  臺球經濟有多火熱?企查查數據顯示,國內現存臺球相關企業40.06萬家,2024年新增注冊13.71萬家,同比增長28.57%。這一增長與政策支持密不可分:2023年國家體育總局將臺球納入“全民健身公共服務體系”,鼓勵社區配套臺球設施;北京、成都等地對民營球房提供最高50萬元補貼。

  資本層面,紅杉資本、高瓴等機構近年投資了“臺球幫”“智慧球房”等項目,單筆融資最高達2億元,推動行業從“小散亂”向標準化、連鎖化升級。政策與資本雙輪驅動,臺球產業進入高速增長期。

  “開臺球廳成本主要是兩部分,一部分是場地、臺球桌、球桿這些,另一部分是運營費用,比如維護臺面、臺球廳的員工工資和物業費等。”2002年就開始經營臺球廳的葛先生告訴記者,自己剛進入這個行業時,國人對這項運動的了解程度很低,來打球的也基本是年輕男性。“現在打臺球好像成了聚會的熱門選項。”

  傳統球房正轉型為多元娛樂綜合體,消費升級催生“臺球+”新業態。上海某臺球廳融合臺球、輕食、直播觀賽區,人均消費達150元,復購率超60%;西安“量子臺球”引入AI陪練系統,可實時分析擊球角度并提供訓練建議,單店月營收突破百萬元。據中研普華產業研究院發布的《2024-2029年桌球行業市場深度分析及發展規劃咨詢研究報告》,預計到2025年,中國臺球市場規模將達到千億級別,其中“智能球桌”“賽事直播”等細分領域增速最快,年復合增長率超25%。

  從“野蠻生長”到提質進階

  盡管規模擴張迅猛,但臺球行業仍面臨服務參差不齊的痛點。調查顯示,30%的消費者投訴球房“設施老舊”“收費標準混亂”,部分場館甚至存在消防隱患。

  智能硬件與數據服務正在改變行業生態。深圳企業“臺科智能”研發的“云鷹”系統,可通過攝像頭捕捉擊球軌跡并生成技術報告,幫助玩家提升水平;杭州“共享球桿”項目通過物聯網技術實現掃碼租用,單桿日均周轉率達8次,設備成本回收周期縮短至6個月。此類創新既降低了參與門檻,又為球房開辟了增值服務空間。

  此外,國際賽事本土化運營成為突破口:2024年世界斯諾克上海大師賽首次引入“球迷開放日”,門票收入同比增長120%,衍生品銷售額破千萬元。

  作為全球臺球培訓水平最高的學府之一,CBSA世界斯諾克學院(西南分院)即將在成都開院,成為中國西南地區首個世界級斯諾克專業培訓基地。

  華西都市報-封面新聞記者邊雪

【編輯:劉湃】
發表評論 文明上網理性發言,請遵守新聞評論服務協議
本網站所刊載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網觀點。 刊用本網站稿件,務經書面授權。
未經授權禁止轉載、摘編、復制及建立鏡像,違者將依法追究法律責任。
Copyright ©1999-2025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評論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