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精品亚洲第一区焦香,国产精品99久久久久久猫咪,男女邪恶做爰猛烈动图,亚洲区一二三四区2021

(新春走基層)山東各地“冬閑”人不閑 增收致富忙

分享到:
分享到:

(新春走基層)山東各地“冬閑”人不閑 增收致富忙

2024年02月18日 11:09 來源:中國新聞網
大字體
小字體
分享到:

  中新網濟南2月18日電(呂妍)2月18日,青島市平度市云山鎮北王戈莊村的“盆栽大櫻桃”迎來豐收季。在翠綠樹葉的映襯下,一串串大紅櫻桃更顯晶瑩剔透。

  “我們采用‘控根器’栽植法和先進的制冷降溫技術,棚內安裝了制冷空調、補光系統、自動智能溫控及水肥一體化滴灌等設備,可以對櫻桃進行精準控溫和精細化管理。在打破季節限制提早上市的同時,還能提高櫻桃的產量和質量。”北王戈莊村黨支部書記何洪禮介紹說。

  據介紹,云山鎮特色產業以種植大櫻桃為主,素有“中國大棚櫻桃產業第一鎮”之稱。目前,云山鎮大櫻桃種植面積達5.5萬畝,占全鎮農業種植面積的63%以上,擁有大櫻桃種植專業村47個,其中大棚設施栽培大櫻桃面積2萬余畝,年產值達13億元(人民幣,下同)左右。

青島市平度市云山鎮盆栽櫻桃大棚內景。袁嘉利 攝

  “冬閑”人不閑,山東各地立足資源優勢,立足鎮域特色,打造“一村一品”發展模式,持續做好特色產業文章,讓農民增收越來越有奔頭,讓鄉村振興道路越來越廣闊。

  在菏澤魯西新區陳集鎮金碩產業園蘋果基地,幾個農民技師正修剪果樹,在冬日的陽光下,忙得不亦樂乎。他們仔細剪去病枝、弱枝和交叉枝,使樹冠通風透光,保持樹體平衡,減少病蟲害的發生。

  金碩產業園總經理郝賢旺充滿信心地說,園區累計攻克種植技術壁壘10余個,改良水果品種10余種。“相信在師傅們的辛勤修剪下,來年的果樹一定會愈發茁壯,結出豐碩的果實。”

  據了解,金碩農業園區依托宏興養豬場,以養殖和種植優質水果、種植特色花木為主導產業,通過“農畜結合、種養平衡、生態循環、資源再利用”,探索出一條“一二三產深度融合發展”“生產、生活、生態同步進行”的新路子,率先實現農畜循環,形成了完整的農畜種養循環鏈條。

  走進定陶區仿山鎮姜莊草莓大棚,一股清甜的香味撲鼻而來,一壟壟碧綠的草莓植株排列整齊,一顆顆飽滿圓潤的草莓掛在藤蔓上,讓人垂涎欲滴,吸引了不少游客前來采摘。

  種植戶姜再旺已經種植草莓8年了,每年的春節都是采摘旺季,他和妻子兩人忙個不停,采摘、稱重、管護都馬虎不得。“春節客流量較多,一天客流量約三四百人,能采摘1000多斤。”姜再旺告訴記者。

  在草莓種植過程中,姜再旺和妻子兩人通過引進新品種、改良栽培技術實行無公害、綠色有機栽培,草莓的質量和品質有了大幅提升,給游客帶來不一樣的舌尖上的享受,也讓他們感受到了大棚里的幸福生活。

定陶區仿山鎮姜莊草莓大棚。定陶區融媒體中心 供圖

  在棗莊市嶧城區陰平鎮粉皮“非遺”工坊內,一派忙碌的景象,農民紛紛告別曾經“冬閑”傳統,發展鄉村特色產業。“剛接到一個500箱的訂單,大家抓緊干。”嶧城區陰平鎮粉皮技藝傳承人孫啟考來到粉皮“非遺”工坊,放下電話,換上工作服,幫工人一起制作粉皮。

  石泉粉皮生產歷史悠久、品質優良,是陰平鎮特色農產品品牌,因為堅持純手工制作地瓜粉皮而遠近聞名,產品暢銷全國。為做強粉皮“非遺”產業,嶧城區陰平鎮發揮黨建引領作用,黨支部領辦合作社,成立石泉粉皮合作社,將全村原本零散的粉皮生產家庭作坊連接起來,走“合作社+農戶”的統一生產經營路子,實施“石泉粉皮+就業工坊”模式,帶動全村100余戶民眾加工粉皮,帶動當地村民300余人在家門口就業,助力村民增收,壯大村級集體經濟。

棗莊市嶧城區陰平鎮粉皮“非遺”工坊。嶧城區委宣傳部 供圖

  眼下雖是冬季,但在濰坊安丘市大盛鎮錦龍田園綜合體冬暖式大棚里,本應“冬閑”的種植戶仍在忙碌,穿梭在棚間的還有大清早前來采摘的市民。

  “有了冬暖式種植采摘大棚,我們一年四季都有活干,收入也在不斷增加。”負責人張福東開心地說,“而且熊蜂授粉、不打農藥這樣的綠色有機種植理念也讓我們的農產品更受客戶歡迎。”

  大盛鎮黨委副書記李山介紹道,該鎮把“農牧富民、品牌強鎮”作為農業發展的核心思路,聚焦產業興旺,以規模設施農業為基礎,大力發展冬季農業,鼓勵農戶種植反季蔬菜、水果,積極對外推介本地特色產業,正在逐漸探索出適合本鎮發展的增收新路徑,把“農閑”變成增收致富的“農忙”。

  眼下正是蓮藕成熟的季節,聊城市臨清市戴灣鎮晁寨村種植的59畝蓮藕迎來豐收,藕農們正忙著采收蓮藕,確保蓮藕新鮮運達市場。“我們晁寨村通過支部領辦合作社種植蓮藕,今年能產出30噸左右,預計可增收3萬元。”晁寨網格黨支部書記程剛亭說。

  晁寨村在有一定坑塘整治基礎后,大力推廣漁藕綜合種養模式。去年該村領辦的合作社種植白蓮藕增加收入15萬元,形成集體收入2萬元。今年,合作社又對成方連片的19個坑塘進行整體改造提升,發展龍蝦和鱸魚養殖。

  據悉,戴灣鎮因地制宜,充分利用晁寨村資源優勢,通過黨支部領辦合作社,將村級增收和坑塘治理有機結合,打造“黨支部+合作社”模式,在上級政策資金扶持下,大力發展蓮藕種植、坑塘漁業、陸基圓筒漁業項目,走出一條特色致富路。(完)

【編輯:胡寒笑】
發表評論 文明上網理性發言,請遵守新聞評論服務協議
本網站所刊載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網觀點。 刊用本網站稿件,務經書面授權。
未經授權禁止轉載、摘編、復制及建立鏡像,違者將依法追究法律責任。
Copyright ©1999-2025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評論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