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外專家建言石窟寺保護 云岡學建設成果出爐
中新社山西大同5月11日電 (記者 胡健)2025石窟寺保護與傳承學術研討會11日在山西大同舉行,來自中國、日本、意大利、美國、巴基斯坦的專家學者,圍繞文化遺產保護建言獻策,并公布云岡學建設成果。
來自意大利的北京大學考古文博學院教授魏正中以《國際化中國佛教石窟寺研究》為題,建言中國應在石窟寺領域進行長期國際合作。“建議為此建立新機制,對核心考古材料進行專業譯介,并啟動中國佛教石窟寺英文數字平臺建設,促進國際學術交流。”
五年來,“云岡學與文物保護研究院”“云岡學學院與云岡文化生態研究院”“云岡學研究院暨北京大學——山西大學云岡學研究中心”相繼成立,逐步構建起“大云岡學”研究框架和學科體系。
云岡研究院院長杭侃在介紹云岡學建設成果時說,目前已完成云岡石窟東部窟區與西部窟區的洞窟保養維護,并陸續實施云岡石窟羅漢堂周邊及龍王廟溝洞窟危巖體搶險加固、羅漢堂彩塑壁畫保護、云岡石窟第1至3窟危巖體加固及防排水等保護項目。
此外,“云岡云”數字資源管理平臺及“云出云岡——云岡學文獻知識庫”的建設,實現云岡學研究資料共享。“云岡紋飾學術研討會”“北魏平城與民族融合”等一系列學術研討會,讓云岡學研究向縱深發展。
“目前云岡研究院已完成三分之二洞窟的數字化采集,其中第13窟數字化重建與三維信息系統構建項目,突破了中國大型單體高浮雕石窟寺的整體洞窟高精度三維建模技術難題。”杭侃介紹說。
研討會上,日本九州國立博物館、巴基斯坦哈扎拉大學、敦煌研究院、龍門石窟研究院、北京大學、清華大學、中國地質大學等海內外科研教育領域的專家學者還將圍繞“石窟寺病害機理研究”“石窟寺預防性保護理念與技術”“石窟寺考古調查與研究”“絲綢之路與石窟寺歷史文化的交融互鑒”等議題展開研討。(完)

文娛新聞精選:
- 2025年05月11日 20:09:46
- 2025年05月11日 17:56:33
- 2025年05月11日 15:04:06
- 2025年05月11日 14:59:38
- 2025年05月11日 10:48:54
- 2025年05月10日 14:07:30
- 2025年05月10日 12:18:19
- 2025年05月10日 08:35:25
- 2025年05月09日 21:36:29
- 2025年05月09日 16:54: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