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岳陽多舉堵住船舶污染源 護長江水清岸綠
中新網岳陽4月19日電 (張志凌)作為湖南唯一通江達海的港口城市,岳陽擁有該省全部163公里長江黃金水道,因水而生,也因水而興、因水而美,是海內外著名的旅游勝地。

今年5月,第四屆湖南省旅游發展大會將在岳陽舉辦。隨著大會臨近,沉浸式水上夜游、乘船游覽君山島等成為許多游客打卡岳陽的必選項目之一,旅游船、觀光船人氣火爆。據預測,今年岳陽城陵磯客運碼頭大型旅游船的靠泊數量將突破80艘次。
為守護好岳陽的碧水藍天,岳陽海事局通過全方位巡查、全鏈條監管、全覆蓋服務,多措并舉打好污染防治“組合拳”,全力提升水域生態環境質量。

目前,岳陽港內在港船舶數量約200艘次,每日進出港船舶數量約300艘次,如何保證這些船舶產生的生活垃圾、污水和含油污水全部予以接收?今年以來,岳陽海事局建立了“聯動鉛封、封閉管理”機制,對到港船舶污水直排管路鉛封情況精準篩查,確保了出港未鉛封船舶動態清零,船舶“零排率”保持在99%以上。
“今年,岳陽海事局推動污染物接收船舶安裝了船載視頻監控系統,這讓我們管理起來更規范、更方便了。”岳陽源成殘油垃圾接收有限公司負責人張健表示。據了解,岳陽港內9艘污染物接收船舶已全部安裝了船載視頻監控系統,海事部門通過對船舶污染物“船上儲存—交岸處置”全過程監管監控,確保了污染物“應收盡收”,降低了船舶污染風險。
今年一季度,岳陽港到港船舶生活垃圾、生活污水、含油污水的接收、轉運和處置量增長顯著,分別達到121噸、8200立方米、228立方米,同比增長6.2%、22.4%、79.5%。堵住了船上的污染源后,長江水也變得更清、更綠了。
岸電,是綠色低碳碼頭建設的開端,作為一種清潔、高效的能源供應方式,已逐漸成為現代港口的重要組成部分。岸電的使用,不僅能夠減少船舶在靠港期間的燃油消耗,降低空氣污染物排放,還有助于提升港口的整體環境質量。
“過去,在沒有安裝岸電設施的港口停靠,船舶只能依靠柴油機發電,船舶靠港停泊期間由其輔助發電機所產生的碳排量占港口總排量的40%至60%,是影響港口及所在城市空氣質量的重要因素。”岳陽海事局危管防污處處長夏志滔介紹。
岳陽港通江達海,港內碼頭眾多,目前具備岸電設施的碼頭有13座,平均每日靠港作業船舶數量約15艘,如果船舶不使用岸電,港口碳排量將大幅增加,空氣質量將明顯降低。
為此,岳陽海事局主動靠前,悉心指導靠港船舶使用岸電,排查和督促整改問題22個。此外,通過“智管平臺”有效監控船舶,提醒其靠港作業及時接入岸電,同時主動聯合交通、電力等部門,保障碼頭岸電設施維修服務到位,確保船舶岸電“應用盡用”。
據統計,今年一季度,岳陽港船舶岸電應用盡用率達到100%,累計服務船舶900余艘次,供電量超過80余萬千瓦時,據測算可減少船舶燃油消耗200噸、減少碳排放約600噸。
干凈、清潔的水域環境,促進了岳陽生態環境持續向好。如今,長江兩岸水清岸綠,依長江而生的動物們得以繁衍生息,也讓江豚戲水、麋鹿歡騰的畫面成為常態。(完)

經濟新聞精選:
- 2025年05月09日 15:08:41
- 2025年05月09日 15:03:22
- 2025年05月09日 14:12:29
- 2025年05月09日 14:11:29
- 2025年05月09日 14:08:35
- 2025年05月09日 13:41:45
- 2025年05月09日 11:20:26
- 2025年05月09日 11:13:16
- 2025年05月09日 10:33:03
- 2025年05月09日 10:16: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