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精品亚洲第一区焦香,国产精品99久久久久久猫咪,男女邪恶做爰猛烈动图,亚洲区一二三四区2021

碳路中國|產業“降碳” 發展“增綠” 重慶產業園區如何演奏“詠碳調”?

分享到:
分享到:

碳路中國|產業“降碳” 發展“增綠” 重慶產業園區如何演奏“詠碳調”?

2025年03月14日 12:00 來源:中國新聞網
大字體
小字體
分享到:

  中新網重慶3月14日電 題:產業“降碳” 發展“增綠” 重慶產業園區如何演奏“詠碳調”?

  作者 黃維正

  屋頂上,一片片太陽能光伏板矩陣在陽光下熠熠生輝;道路旁,一臺臺充電樁為往來新能源汽車蓄勢補能……在重慶兩江新區,隨著產業綠色化轉型加快推進,低碳園區建設正從“美好藍圖”逐漸變成“現實圖景”。

  探索“追光逐電”路

  石樁林立在廠房屋頂,鋼條架設于石樁上,撐起一塊塊“金屬藍”光伏板。幾天后,重慶花朝工業園約4.7萬平方米的屋頂空間,將通過分布式光伏發電站,源源不斷把太陽能轉化成為綠色電能。屆時,這里每年綠色發電量將超過450萬度。

  當下,利用屋頂進行光伏發電屢見不鮮,但在產業園區大規模開展光伏發電站建設,各地尚處于初探階段。花朝工業園是一個以新能源、智能裝備、汽車零部件配套生產制造為主導的產業園區,擁有大量智能網聯新能源汽車產業上下游企業,很多產品都會隨著汽車“出海”遠銷海外。這些國際客戶對企業生產用電有嚴格的“綠色標準”,因此園區“含綠量”越高,越能為企業高質量發展注入新動能。

圖為花朝工業園光伏發電站。王艷華 攝

  “重慶被譽為中國‘火爐’城市之一,每到夏季便會迎來高溫天氣。高溫,就意味著用電壓力變大。為企業‘迎峰度夏’期間生產用電提供可靠保障,園區義不容辭。”花朝工業園服務專員周飛說,自發自用、余量上網是分布式光伏的優勢,該項目預計日均發電量1.3萬度,可讓園區企業在用電高峰期暢享“沐光”生產,讓“電從身邊取”照進現實。

  得知光伏發電站即將投用,園區入駐企業重慶捷偉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長李青青很欣喜。他說,國際市場關注產品碳足跡、能源來源,屋頂光伏發電系統為企業帶來“綠色電力”,能有效緩解企業出口創匯壓力。“重要的是,用‘綠電’引領企業綠色轉型,以綠色產品滿足綠色需求,可以推動綠色生產與綠色消費互相促進,從而形成綠色發展更高水平動態平衡。”

  據了解,花朝工業園分布式光伏發電站總裝機5.995兆瓦,預計每年可節約標準煤1286噸,減少粉塵排放96噸、二氧化碳排放3445.2噸、二氧化硫排放9.4噸、氮氧化物排放9.5噸,為企業降本增效的同時,也為社會用電平衡和“碳達峰”“碳中和”貢獻出積極力量。

  構筑便捷超充網

  作為實現“雙碳”目標的重要路徑,新能源汽車行業景氣不斷上行,銷量與滲透率不斷提高。而隨著新能源汽車保有量,以及整車帶電量和續航里程不斷提升,用戶對快充、超充需求也隨之增加。

  去年,重慶市政府辦公廳印發《重慶市新能源汽車便捷超充行動計劃(2024—2025年)》,明確提出構建以超充為主體、新能源汽車與電網融合互動的高質量充電基礎設施體系,助力世界級智能網聯新能源汽車產業集群建設,促進經濟社會發展全面綠色轉型。按部署,到2025年年底,重慶將建成超充站2000座以上,建成超充樁4000個以上。

  在花朝工業園超充站,記者看到,16個充電車位整齊排列,車位后面,智能攝像頭“照看”著每一臺充電樁,用于識別充電槍使用完后未歸位、未充電車輛占用充電車位等可能出現的異常情況,以保障超充站充電效率及充電安全。

圖為花朝工業園超充站。黃維正 攝

  據悉,該充電站占地面積約330平方米,配備1臺1250千伏安箱變,1臺215千瓦時儲能設備,12臺雙槍快充終端;設有液冷超充終端4臺,最大功率可達600千瓦,可實現充電3分鐘續航400公里。

  重慶兩江產業集團相關負責人稱,不止花朝工業園,放眼更大范圍,在財富園、互聯網產業園、木星科技大廈等人口密集的產業園區,也已建成一批超充示范站,這使兩江數字經濟產業園逐漸形成“3公里超充圈”,推動著兩江新區這座“5分鐘小憩補能、15分鐘滿電出發”的“補能零焦慮”之城雛形加速顯現。

  完善數字能源低碳產業生態鏈

  建設低碳園區,除了做好持續降碳減排的“減法”,也在于重視產業聚鏈成勢的“加法”。兩江新區走“低碳產業集群化和產業低碳化”發展之路,鼓勵和引導綠色、低碳產業的發展,引進和培育新能源、節能環保、新材料、清潔交通等領域的企業和項目,推動產業結構的轉型升級,形成綠色產業集群,促進創新和經濟增長。

  兩江基金公司汽車與電子信息投資部負責人肖雨函介紹,兩江資本不僅參與投資了賽力斯汽車、深藍汽車、阿維塔科技等智能網聯新能源汽車,也參與投資了贛鋒鋰電、太藍新能源等重點能源企業,正發揮龍頭引領示范作用,聯動協同創新,著力在“源網荷儲碳數”等領域加強產業引育,助推兩江新區建設產業體系健全、產業鏈條完整的數字能源低碳產業集聚區。

  綠色金融是綠色生產力發展的重要保障。近期,兩江基金公司正著手推進10億元規模的智慧能源基金組建工作,將重點投向新能源轉型所需關鍵技術、新能源汽車及其關鍵供應鏈、新能源供應鏈出海等領域,豐富氣候投融資工具和產品,全面助力綠色低碳數字能源產業創新發展。

  此外,一批新能源及高端裝備項目也相繼落戶兩江新區。記者走訪兩江數字經濟產業園·渝興廣場入駐企業清源聚能了解到,清能互聯虛擬電廠全國運營總部項目將運用能源互聯網、人工智能、云計算、大數據等先進技術,聚合用戶側儲能、分布式光伏、充電樁等分散資源,提供虛擬電廠平臺服務,深度參與電網運行和電力市場交易,助力重慶及兩江新區構建數字能源產業生態。

  向綠而行、追綠逐新,新質生產力成勢處,高質量發展動力足。如今,在重慶兩江新區探索低碳園區、零碳園區建設道路上,光伏開發、虛擬發電站、超級充電站等一系列舉措交相輝映,產業綠色高端化、多能互補高效化正協同推動產業園區、市場主體實現“增收”“增綠”多維共贏。(完)

【編輯:劉陽禾】
發表評論 文明上網理性發言,請遵守新聞評論服務協議
本網站所刊載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網觀點。 刊用本網站稿件,務經書面授權。
未經授權禁止轉載、摘編、復制及建立鏡像,違者將依法追究法律責任。
Copyright ©1999-2025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評論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