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精品亚洲第一区焦香,国产精品99久久久久久猫咪,男女邪恶做爰猛烈动图,亚洲区一二三四区2021

國際古跡遺址日:成都市民走進寶墩古城遺址“對話古今”

分享到:
分享到:

國際古跡遺址日:成都市民走進寶墩古城遺址“對話古今”

2025年04月19日 02:42 來源:中國新聞網
大字體
小字體
分享到:

  中新網成都4月19日電 (記者 岳依桐)“解碼寶墩:對話古今,文化遺產的守護與傳承”國際古跡遺址日主題活動18日在位于成都新津的寶墩古城遺址舉行。

  當日正值國際古跡遺址日,主題聚焦全球性災害與沖突對文化遺產造成的影響,以及人類應對災害巨變時的智慧和經驗。

活動現場。成都市文物考古研究院供圖

  寶墩遺址是中國長江上游地區時代最早、面積最大的史前城址,是成都平原上人類第一次大規模定居生活的地點,也是成都平原稻作文明發源地。據介紹,古蜀先民在寶墩文化時期修筑城墻抵御洪水,是人類與自然災害抗爭的歷史見證;而當下寶墩古城考古遺址公園的建設工作,正體現著文化遺產的保護與傳承。

  活動期間,成都市文物考古研究院寶墩遺址發掘項目現場負責人吳鵬帶領公眾走進“天府之根——寶墩遺址與寶墩文化展”。他向觀眾講述了寶墩遺址與寶墩文化的發現歷程,深度闡釋了寶墩遺址所承載的歷史價值和文明底蘊。

  成都市文物考古研究院環境考古專家黃明則為公眾帶來“考古遺址所見成都平原史前洪水與治水”專題講座。他與大家探討成都平原史前古洪水發生的特點及古環境背景,并通過梳理古蜀先民治水思想及治水技術的發展歷程,深度解讀古蜀先民治水與古蜀文明發展的關系。

活動現場。成都市文物考古研究院供圖

  寶墩古城規整的城垣輪廓依舊清晰可見。吳鵬介紹,城垣的建筑方法為平地起建斜坡堆筑,城墻的走勢多以最近的河道作為參照,城墻與河道平行,寶墩先民與自然災害“斗爭”的智慧在此刻得見。

  成都市文物考古研究院相關負責人表示,文物和遺跡不僅是歷史的見證者,更是人類智慧與精神的載體。此次國際古跡遺址日活動旨在拉近考古與公眾之間的距離,讓參與者在感知考古工作魅力的同時,生發出對文化遺產保護與傳承的責任感和使命感。(完)

【編輯:曹子健】
發表評論 文明上網理性發言,請遵守新聞評論服務協議
本網站所刊載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網觀點。 刊用本網站稿件,務經書面授權。
未經授權禁止轉載、摘編、復制及建立鏡像,違者將依法追究法律責任。
Copyright ©1999-2025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評論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