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有手機”這六年:不止于教學,更重要的是陪伴
中新網4月18日電(記者 張燕玲) “老同學們好,歡迎來到直播間……”在“我來教您用手機”公益項目中擔任“教務主任”長達五年之后,項目組骨干吳淑萍面臨了一個全新的挑戰——直播授課。在過去的一年里,每周三和周五的下午,她都會以“主播”的新身份,準時出現在“貝殼公益”視頻號的直播間中,向老年人傳授使用智能手機的技巧和知識。

時間回溯到2018年的夏天,帶著“什么社區公益項目最能發揮團隊的優勢?”這個問題,吳淑萍和團隊深入社區,對老年人群體的需求進行調研。隨著與老年人的接觸日漸頻繁,她對“數字鴻溝”的理解也愈發深刻。在老年人群體中,有的人對手機持有敬而遠之的“抗拒”態度,也有的人沉迷刷短視頻、玩游戲,成為所謂的“網癮老年”。這兩種看似截然不同的現象,實則源于同一深層原因:老年人對手機中真正提升生活體驗的實用功能“不了解、不敢用”,在嘗試使用的過程中又遭遇“無處學習、無人指導”的困境。
從2018年項目試點開始,到2019年夏天項目在全國范圍推廣,短短一年時間里,吳淑萍就編寫并迭代了30多版教學資料,每一次的更迭都來自于她在社區試講的學生反饋。在她的細致的教學指引下,全國有近2.9萬名房產經紀人順利成為志愿者講師,更多地區的老年人從中受益。
課堂上的所學讓“老同學們”感受到了智能手機的便利,他們中的一部分選擇同樣以志愿者身份參與到公益課堂中。2023年,隨著越來越多老年人熟練掌握了智能手機使用技巧,公益項目團隊在國內多個重點城市的社區里建立了一支支“銀發志愿者”隊伍,志愿者們可以參與公益課堂的各個環節,協助公益課堂順利展開。銀發群體們老有所養、老有所樂、老有所為,在課堂中繼續發光發熱,其中就包括一位曾在教育領域深耕38年的退休老校長張阿姨。
曾經差點被電信詐騙的經歷讓張阿姨意識到,在數字時代,許多老年人因不熟悉手機的使用,更易成為詐騙者的目標。于是她主動提出,成為公益課堂上一名普及手機使用知識的志愿者講師。為了讓反詐騙知識更加深入人心,張阿姨結合公益手機課堂的內容,創作了“三句半防詐騙”和音樂快板舞“全民同心防詐騙”,并將這些作品帶到舞臺上宣傳演出。為了讓更多老年人更好地適應智能手機,年近花甲的她活躍在公益課堂、社區、廣場,帶著更多老年人一起追趕數字時代。
至2024年,“我來教您用手機”項目已步入第六個年頭。在過去的六年里,該公益項目在全國130個城市成功舉辦了23715場手機公益課堂,累計開展了約8萬節手機使用培訓課程,惠及老年人約100萬人次。在這六年的歷程中,這個公益教學課堂不僅見證了手機學習對于老年人日常生活的重要性,也體現了這六年對于所有參與者人生旅程的深遠意義。正如“教導主任”吳淑萍所說:“教會他們(老年人)一個手機功能,實際上是在幫助他們與時代保持聯系。因此,相較于單純的教授,更重要的是深入他們的生活,給予他們陪伴。”這正是吳淑萍六年來在項目中所積累的深刻體會與心得。
2024年11月起,中國網絡社會組織聯合會攜手中國互聯網發展基金會、中國新聞網,由中國互聯網發展基金會中國正能量網絡傳播專項基金資助支持,組織開展“數愛無疆”數字公益故事征集展播活動,最終遴選出50個具有代表性的數字公益故事,“助力銀發群體跨越數字鴻溝——貝殼公益‘我來教您用手機’”入選。(完)

社會新聞精選:
- 2025年05月11日 16:40:10
- 2025年05月11日 15:02:40
- 2025年05月11日 11:53:02
- 2025年05月11日 10:55:18
- 2025年05月11日 09:38:38
- 2025年05月11日 09:27:25
- 2025年05月11日 08:39:10
- 2025年05月10日 18:24:50
- 2025年05月10日 15:11:56
- 2025年05月10日 14:32: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