菲智庫專家:貿易戰(zhàn)不會真正削弱全球南方國家和中國經濟 | 世界觀
視頻:菲律賓學者:美關稅政策將反噬其國內經濟 | 世界觀來源:中國新聞網
中新網北京5月21日電 (薛凌橋)“美國政府發(fā)動的貿易戰(zhàn)本質上是一種保護主義政策,它違背了全球化和多邊主義的運行邏輯。從長遠角度看,這也會對美國經濟不利,因為這一政策會加劇美國內經濟通脹。”近日,菲律賓“亞洲世紀”戰(zhàn)略研究所副所長安娜·羅薩里奧·馬多林格·烏伊(Anna Rosario Malindog-Uy)接受中新網采訪時表示。
回顧過去一個多月,美國單方面挑起的關稅戰(zhàn),對中美兩國乃至全球經濟都造成了沖擊。5月10日至11日,中美經貿高層會談在瑞士舉行,受到國際社會高度關注。經過雙方共同努力,中美在多個領域進行了坦誠、深入、具有建設性的溝通,達成一系列重要共識,取得實質性進展。在全球經濟不穩(wěn)定性因素加劇背景下,發(fā)展中國家和全球南方國家如何依托共建“一帶一路”平臺,彌合美國對外關稅政策的負面影響?
對此,安娜提出了兩點建議:一是,中國要深化與區(qū)域組織的經濟一體化,逐步擺脫對美進出口貿易的依賴;二是,各國要逐步推進本國貨幣在全球貿易中的使用率,降低對美元和SWIFT(環(huán)球銀行金融電信協(xié)會)等西方主導的金融體系的依賴。
安娜表示,中國和作為全球南方一部分的東盟國家,需要加深彼此之間的經濟一體化聯(lián)系,東盟內部也需要實現(xiàn)經濟一體化。這意味著東盟國家將自身區(qū)域內的對美出口貿易,逐步轉向對華出口貿易。
在美國揮舞“關稅大棒”的背景下,安娜指出,美國消費者獲取商品的渠道正面臨限制。如果美國抬高出口商品的價格,那么其進口商品的價格也將隨之上漲。因此,這種進出口貿易受限的局面,對美國消費者和整個美國市場都是不利的。
她補充道,當前,美國國內經濟通脹現(xiàn)象嚴重,美國民眾的購買力正在下降。然而在亞洲地區(qū),尤其是亞太地區(qū),各國經濟都在快速增長。東盟國家是經濟增長的中心,東盟人民的購買力在增長。因此,在開展商品貿易時,亞洲國家面臨一定的機遇。而要抓住這一機遇,離不開區(qū)域經濟的一體化和去極化。
從經濟學家的視角出發(fā),安娜認為,關稅貿易戰(zhàn)本身與經濟無關,而是與政治掛鉤。對他國加征關稅,意味著美國正在向世界宣示其霸主地位。美國政府認為,對他國征收關稅,是因為這些國家離不開美國市場。
“但實際情況并非如此。全球經濟已然發(fā)生變化。中國是全球多國最大的貿易伙伴。中國與美國的貿易份額比重非常有限。因為與此同時,中國也在同歐洲、拉丁美洲、亞洲和非洲國家開展貿易往來。”安娜說。
“如果全球各國都能保持經濟獨立,那么我們就無需過度依賴美國市場。世界各國也有其他可供替代的市場選擇。當前,單一國家壟斷全球市場的情況已經不多見了。”安娜說。
安娜強調,當前,全球各國擁有眾多的融資選項,不再僅僅依賴于美國主導的世界銀行和國際貨幣基金組織等金融機構,還有中國-東盟銀行、金磚國家新開發(fā)銀行以及亞洲基礎設施投資銀行。通過加強金磚國家、中國以及全球南方國家間的經濟一體化進程,這些金融機構可以發(fā)揮更大作用。
“從某種程度上看,貿易關稅戰(zhàn)不會真正削弱全球南方國家和中國的經濟實力。我想再次強調,貿易戰(zhàn)并非是一個歸屬于經濟學范疇的概念,因為經濟邏輯并沒有告訴我們,一國應當對其經濟伙伴征收高額關稅。我認為,中國正在這場博弈中取得勝利。”安娜總結道。(完)

國際新聞精選:
- 2025年05月21日 21:56:21
- 2025年05月21日 20:40:11
- 2025年05月21日 18:35:17
- 2025年05月21日 18:29:13
- 2025年05月21日 10:57:52
- 2025年05月21日 10:55:58
- 2025年05月21日 10:06:23
- 2025年05月20日 15:04:11
- 2025年05月20日 07:37:54
- 2025年05月19日 14:29: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