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中國行)千年瑰寶甘南藏族唐卡“破圈”成新寵
中新社蘭州5月18日電 題:千年瑰寶甘南藏族唐卡“破圈”成新寵
中新社記者 丁思
方寸間的“微型唐卡”、唐卡藝術研學、“唐卡+酥油茶”民宿體驗套餐、唐卡飾品……在青藏高原東麓的甘肅省甘南藏族自治州夏河縣,唐卡藝術不斷“破圈”,走出寺院和畫室,成為當代年輕人的新寵。
唐卡藏語意為“能攤開觀賞的布絹卷軸畫”,距今已有1000多年的歷史,是雪域高原旳文化瑰寶,被譽為藏族歷史的“百科全書”。以拉卜楞唐卡為代表的“甘南藏族唐卡”,2008年被列入中國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17日,毗鄰“世界藏學府”拉卜楞寺,在夏河縣步行街的一間唐卡畫室里,31歲的藏族畫師扎西當知布正俯身繪制。筆尖蘸取礦物顏料,他在畫布上勾勒出佛像的衣袂紋樣,每一筆都需凝神屏息。
扎西當知布自幼受家庭藝術熏陶,2008年,12歲的他師從甘南藏族唐卡甘肅省級代表性傳承人加央索南,經過8年對唐卡理論、度量經、白描、畫派等系統學習,成為一名合格的唐卡畫師。
“一幅唐卡的誕生需要數月甚至數年,每一筆都是修行。”扎西當知布17日接受中新社記者專訪介紹說,傳統唐卡對畫師的心性、技藝要求極高,而正是這種“慢工出細活”的匠心,讓他逐漸領悟到唐卡文化的深邃與珍貴。
2016年,扎西當知布成立個人畫室,憑借細膩筆觸和獨特的暈染方法,受邀前往全國多地繪畫唐卡、壁畫,頗受贊譽。

“過去,唐卡多以宗教題材為主,尺寸較大,供民眾祭拜和家中裝飾。”扎西當知布細數著唐卡的變化說,唐卡的使用場景不再限于佛教,現已成為人們傳遞情感的物件。畫師們不斷探索描繪對生活、民族、社會有影響的題材,諸如保護環境的生態理念,并更加貼近現代社會的審美需求。
“五一”小長假后,甘南旅游逐漸升溫,精美的唐卡令游客愛不釋手、躍躍欲試。對此,扎西當知布創新推出色彩鮮亮的佛眼小唐卡,游客可以現場在畫室體驗學習佛眼的繪畫、著色、裝裱,打造一幅私人定制的專屬唐卡。

近年來,夏河縣加大非遺保護力度,通過展覽、文化節會等活動,讓唐卡走向大眾;在當地打造建筑面積2000多平方米的拉卜楞唐卡小鎮,吸引數十家唐卡工作室、企業入駐,開展甘南藏族唐卡傳承、展示和銷售。
甘南藏族唐卡中國國家級代表性傳承人交巴加布便是其中一位。繪畫唐卡已40多年的交巴加布,其作品被美國、日本、加拿大、中國臺灣等地的多位愛好者收藏。在他看來,唐卡小鎮搭建起各位唐卡畫師交流溝通、互學互鑒的平臺,扮演起年輕畫師的引路人角色,促進他們繪畫藝術的提升,讓更多年輕人主動加入唐卡藝術的傳承保護工作。
作為甘南藏族唐卡甘南州級代表性傳承人,扎西當知布表示,培養年輕畫師的同時,他還將帶領徒弟投入唐卡數字化保護傳承。
“我打算到甘南村落走訪老藝人,記錄那些即將瀕臨失傳的唐卡繪制技藝與圖案符號。”正在籌劃開設“唐卡體驗館”的扎西當知布說,希望借助新媒體平臺,開發唐卡藝術線上課程,展示其繪制過程,舉辦線上展覽,讓唐卡走出雪域高原,讓更多人領略這門古老藝術的魅力。(完)

文娛新聞精選:
- 2025年05月18日 15:24:36
- 2025年05月18日 14:26:30
- 2025年05月18日 13:35:01
- 2025年05月18日 13:13:10
- 2025年05月18日 12:41:49
- 2025年05月18日 12:37:27
- 2025年05月18日 11:57:55
- 2025年05月18日 11:08:12
- 2025年05月18日 09:54:19
- 2025年05月17日 10:58: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