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科技種棉,贏得國際市場青睞
視頻:新疆種棉“科技范”足 國際市場“圈粉”無數來源:中國新聞網
中新社新疆巴州輪臺縣5月18日電 題:新疆科技種棉,贏得國際市場青睞
中新社記者 陳舒一
“這幾個國家都夸我們的種子產量高。”“今年輕輕松松畝產650公斤。” “大概10年時間逐步實現全機械化。”......
他們為什么這么信心滿滿?新疆鴻泰種業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簡稱鴻泰種業)培育的高質量棉花種子、高產高效示范田里長勢喜人的棉花苗,很好地解答了這個疑問。
科技種棉:從“靠天吃飯”到“智慧田管”
“以前棉花畝產才200多公斤,誰也不敢想現在能達到600多公斤”,鴻泰種業研發中心主任羅城興奮地說道。
這一變化得益于棉種研發和種植技術的革新,鴻泰種業采用的“2.05米寬膜,一膜3行3帶”種植模式,通過加寬行距、優化通風透光等“增大棉花居住面積”的方式,顯著提高畝產量。

同時,配合北斗導航,不僅讓棉田“橫平豎直”,還節省人力,提高鋪膜、播種、采摘的效率。羅城介紹說,現在只需要幾個人操作機器即可完成采摘,成本大大降低,新疆用了大概十年時間逐步實現全機械化。
鴻泰種業種子檢測室實驗員梁紅透露,公司還與多個科研院校建立了科研合作關系,自主培育的棉花品種,發芽率遠超國家標準。
政策護航:高產棉農“雙補貼”
國家政策也為棉花產業注入強勁動力。新疆巴州輪臺縣農業農村局棉種培育工作負責人伏曉龍說,棉農若產出符合國家要求的優質棉,可獲質量補貼;若市場價低迷,還能領取價格補貼。
棉農王月平指著地里一掌高的棉苗,底氣十足地預測今年能大豐收,“今年輕輕松松畝產650公斤”。
輪臺縣官方規劃明確指出,2025年要確保棉花種植面積保持在100萬畝以上,優質機采棉面積保持在95%以上。
走向世界:中亞訂單“開門紅”
新疆棉花的“科技含量”也贏得了國際市場青睞。據鴻泰種業執行總裁張延善介紹,2025年一季度,鴻泰種業向烏茲別克斯坦、哈薩克斯坦等中亞國家出口棉種832噸。“他們認為中國種子產量高、一致性高,利于他們推進全程機械化”,說起海外買方對棉種的評價,張延善頗為自豪。

鴻泰種業培育的棉種具有“抗旱耐高溫”的優勢,更加適配中亞國家種植條件,逐步進入“一帶一路”共建國家市場。接下來,公司將與埃及、巴基斯坦等國進行交流,不斷拓寬新疆棉種“走出去”的道路。
田里無人、高產穩收,新疆棉花產業的現代化之路,不僅讓棉農“腰包更鼓”,更讓中國棉花的國際競爭力持續提升。(完)

經濟新聞精選:
- 2025年05月19日 14:21:59
- 2025年05月16日 16:00:05
- 2025年05月16日 14:14:42
- 2025年05月16日 14:01:09
- 2025年05月16日 11:31:01
- 2025年05月16日 11:08:50
- 2025年05月16日 10:27:17
- 2025年05月16日 09:04:58
- 2025年05月15日 21:08:13
- 2025年05月14日 15:06: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