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精品亚洲第一区焦香,国产精品99久久久久久猫咪,男女邪恶做爰猛烈动图,亚洲区一二三四区2021

拼性能、比應用 全球首個人形機器人半馬難在哪?

分享到:
分享到:

拼性能、比應用 全球首個人形機器人半馬難在哪?

2025年04月17日 15:01 來源:中國新聞網
大字體
小字體
分享到:

視頻:全球首次“人機共跑”馬拉松有何看點?來源:中國新聞網

  中新網北京4月17日電(記者 徐婧)人形機器人,即將和人類一同站上跑道。19日,全球首個人形機器人半程馬拉松賽將在北京經濟技術開發區(也稱北京亦莊)鳴槍起跑。機器人“跑馬”難在何處?一場比賽怎樣影響機器人產業?賽前,賽事主辦單位、參賽隊伍就此給出答案。

4月9日,人形機器人在位于北京智慧電競賽事中心的測試場地進行測試。中新社記者 賈天勇 攝

  一場性能比拼

  據介紹,2025北京亦莊半程馬拉松暨人形機器人半程馬拉松將迎來近20支機器人比賽隊伍。“無論是企業、高校還是發燒友,只要有一臺人形機器人,就可以帶它來參賽。”北京經濟技術開發區管委會副主任梁靚說,組委會不著重統計機器人來自哪家企業,而是針對不同機器人型號劃分出隊伍,以賽隊為單位進行比拼。

  “我們希望體現人形機器人發展中的多元參與,呈現一場‘八仙過海’。”在他看來,比賽真正考驗的除了機器人,更有領隊和后方的工程師,是一場名副其實的團體賽。

  關節耐熱性、通信保障、天氣影響……21.0975公里的比賽中,人形機器人需要面對諸多挑戰。在此前的測試中,有的機器人不慎跌倒,有的機器人中途暫停,還有的被人類領跑員領先一大截。梁靚表示,這次比賽首先是一個測試與驗證的平臺,所有賽隊都是第一次“跑馬”,希望觀眾和業界都能以包容心態看待比賽,用比賽過程為產業發展“探路”。

  一次技術展示

  連日來,在位于北京智慧電競賽事中心的測試場地,參賽隊伍陸續到場。這些隊伍的備戰情況如何,為應對突發情況準備了哪些妙招?

  “天工隊”技術負責人郭宜劼告訴記者,團隊在賽前從速度、穩定性和擬人性三方面對機器人進行訓練。在仿真環境里不斷調試訓練條件,探索機器人的關節力矩和轉速峰值,繼而提高其運動速度;鍛煉機器人根據自身狀態及時調整步伐,保證運行時的穩定性;通過加入人體數據,讓機器人的跑姿盡量擬人、自然。

4月9日,人形機器人在位于北京智慧電競賽事中心的測試場地進行測試。中新社記者 賈天勇 攝

  身高1.2米、體重30公斤,相較其他選手,“旋風小子”隊的機器人有些“迷你”。“從跑步的角度看,這款機器人不太適合競速。”該隊算法工程師覃幫羽直言,這款機器人的速度可能不會很快,但會很穩定。除了奔跑,它還能進行后空翻、單腿跳、雙腿跳甚至跳舞。

  小個子機器人的另一個優勢是受風力等因素影響較小。覃幫羽表示,通過比賽的長距離奔跑,團隊將對機器人的耐久性和算法穩定性進行測試,從而不斷迭代和改進。

  一扇“未來之門”

  參賽選手中,機器人身高、體重各異。梁靚說,比賽完成后,它們在跑步賽道上的成績將有高下之分,但在產業應用的賽場中依然“各顯神通”。正因如此,本次比賽設置了完賽獎、最佳耐力獎、人氣獎等多個獎項,希望觀眾不僅能看到機器人的速度,也看到真實的科技和產業成果。

  郭宜劼說,長距離穩定移動是人形機器人的基礎能力之一。若比賽能助力這一問題解決,無論是進行長距離巡檢還是特種場景作業,人形機器人的能力都會有所提高。

  從研發到應用,人形機器人的“未來之門”正在打開。梁靚期待通過比賽,業界能更多思考人形機器人的應用場景和用戶訴求,以應用為前提、以需求為導向帶動產業發展。(完)

【編輯:曹淼欣】
發表評論 文明上網理性發言,請遵守新聞評論服務協議
本網站所刊載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網觀點。 刊用本網站稿件,務經書面授權。
未經授權禁止轉載、摘編、復制及建立鏡像,違者將依法追究法律責任。
Copyright ©1999-2025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評論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