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約摩的”上線,合規性及安全性引發質疑
起步價五六元,被稱為網約車的“平價替代”
“網約摩的”上線,合規性及安全性引發質疑
閱讀提示
近期,“網約摩的”平臺開始在多地上線,由于價格便宜,受到部分消費者歡迎,但也有一些消費者質疑其安全性問題。專家表示,要保障“網約摩的”安全運營,一是做好硬件風控,二是推進保險標準化,三是實施事故先行墊付制度。
有的平臺常規時段起步價5元,2公里~4公里時每公里2元,4公里以上時每公里2.4元;有的平臺任何時段前2公里6元,超出2公里時每公里1.6元……近期,隨著用戶和入駐司機不斷增多,“網約摩的”平臺受到關注。
記者了解到,自去年以來,“網約摩的”平臺開始在多地上線。對此,有的消費者認為,“網約摩的”作為網約車的“平價替代”,方便了人們出行,“3公里內很受歡迎,尤其是擁堵路段”“對暈車人士友好”。但也有消費者質疑,“網約摩的”能否上路運營,安全如何保證。
帶著這些問題,近日,記者進行了調查采訪。
平臺興起源于實際需求
“搭摩行”運營負責人尹慧海告訴記者,企業從2023年上半年起探索“網約摩的”的發展模式,2024年8月,平臺正式投入市場。目前已覆蓋湖南桂陽、宜章、衡東,廣東樂昌等10多個縣市。
“我們深入一些縣市及鄉鎮后發現,在公路交通欠發達的地方,摩的很有市場,解決了很多人的出行難題。”尹慧海說,其團隊調研發現,當前的摩托車運營存在一些問題,例如提供服務的摩托車司機素質參差不齊,有的沒買交強險,有的甚至連駕照都沒有。此外,“黑車”私自運營,存在價格不透明、司機臨時加價等問題。
一方面是居民出行的現實需求,另一方面是市場有待加強安全和規范的管理,這給“網約摩的”平臺的興起提供了契機。尹慧海介紹,目前該平臺日均訂單量約8000單。“現在還不是旺季,暑假時訂單可能達到一個高峰。”
“摩的一下”項目負責人林惟燦對記者表示,“網約摩的”的市場定位是打車不方便或者是趕時間的人群,這也是“網約摩的”與網約車的不同。
從目前的發展情況看,“摩的一下”主要在縣市進行推廣,以地區加盟為主,目前覆蓋廣東多地。目前,平臺日均單量為兩三百單。
盡管存在現實需求,但摩的載人運營資質問題一直處于模糊地帶。不少地方仍在對非法運營的“黑摩的”進行打擊治理。因此,資質模糊、監管空白是“網約摩的”發展的一個硬傷。
平臺提供新的風險管控手段
中國人民大學公共管理學院教授、首都發展與戰略研究院研究員張友浪分析認為,2000年左右摩的行業興起,彼時城鎮化進程加速催生了大量流動人口就業需求,不少進城務工者將摩的駕駛作為低門檻生計,形成遍布城鄉的“摩的大軍”。
“但無序擴張很快暴露弊端,無證運營普遍、保險覆蓋缺失、交通事故頻發,多地開始進行嚴厲的整治。”張友浪說,2010年前后,傳統摩的行業逐漸式微。
在張友浪看來,當前“網約摩的”的興起,是在新技術框架下對歷史矛盾的再平衡嘗試。平臺企業通過車輛準入審查、司機資質認證、行程保險覆蓋等措施,試圖構建制度化的安全保障體系。部分平臺要求入駐車輛安裝智能設備實時監控車速,或通過算法規避高風險路段,這些是此前行業未曾具備的風險管控手段。
據林惟燦介紹,平臺除了具有打車的基礎功能,還具備安全系統功能。“一是會給出行的司機和乘客進行安全提醒,二是通過地圖實時定位車輛遷移動向,并對速度進行實時監測,一旦超速會及時提醒,保障司乘雙方安全。”林惟燦說。
尹慧海也表示,平臺會對入駐司機的資質進行線下審核,駕照、行駛證、交強險三項屬于必備條件,有意外險的司機優先考慮同意入駐。此外,還會審核車齡、司機的反應速度、犯罪記錄、身體條件等。針對入駐的司機還會進行線下安全意識和服務流程培訓,并執行相應的管理規范和獎懲機制。
“平臺的建立有利于將零散‘黑摩的’納入可度量、可管控的數字網絡,降低交易不對稱帶來的安全焦慮。”張友浪說。
從三方面入手保障安全運營
在清華大學交通研究所副所長楊新苗看來,目前“網約摩的”的市場主要在縣市,未來在大城市不排除有“網約摩的”的可能。
記者了解到,針對關注度較高的摩的保險問題,相關平臺正在探索解決方案。林惟燦告訴記者,目前,“摩的一下”已經與保險公司建立合作,針對司機和乘客推出保額21萬~100萬元的意外險,但是需要司機和乘客自行購買。平臺做活動時會贈送意外險。
尹慧海表示,“搭摩行”目前尚未推出相關保險,但平臺正在與保險公司接洽。“由于‘網約摩的’屬于新事物,保險公司推出相關產品前需要有相關數據作為支撐,因此,從計劃到落地需要一個過程,可以肯定的是,完善乘客保險制度是一定會推行的工作。”
針對“網約摩的”平臺的合規性和安全性問題,林惟燦表示:“我們能做的是,首先向相關部門進行備案,其次保證司機和乘客戴頭盔,而且單次只載一個人。”
張友浪則表示,要從三方面入手保障“網約摩的”安全運營,一是做好硬件風控,比如強制佩戴國標頭盔、不戴即無法接單;設置60公里/小時平臺速度上限,超速即斷電警報。二是推進保險標準化,可參照共享電單車模式,由交通主管部門統一招標保險公司,打包談判保費并通過平臺代扣,確保每單都有實時電子保單。三是實施事故先行墊付制度,平臺對保險爭議負責先行賠付,再向保險公司或責任方追償,最大程度減輕乘客事后維權壓力。(工人日報 記者 陶穩)

社會新聞精選:
- 2025年05月19日 17:57:34
- 2025年05月19日 17:57:33
- 2025年05月19日 17:16:50
- 2025年05月19日 14:16:03
- 2025年05月19日 11:39:04
- 2025年05月19日 11:27:28
- 2025年05月19日 11:11:53
- 2025年05月19日 10:27:10
- 2025年05月19日 10:13:55
- 2025年05月19日 08:49: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