應對“職場肥胖”,健康與減重同受關注
吃飯問題困擾不少職場人,一些人選擇帶飯上班,實現健康飲食,一些人嘗試減脂餐、輕斷食等方法達到飲食健康和體重管理目的。專業人士表示,鼓勵職場人做飯帶飯,但建議不要盲目減重,應根據不同需求調整飲食習慣。
“受夠了吃外賣,做飯成了一項自我要求”“每頓飯都會計算熱量,嚴格控油控糖”“采用‘16+8’和輕斷食法控制體重”……記者采訪了解到,隨著健康意識增強,越來越多的職場年輕人選擇帶飯上班,或嘗試減脂餐、輕斷食,以實現飲食營養均衡和體重管理。
近日,人力資源服務商前程無憂的一項調查顯示,78%的受訪者在過去一年內進行過系統的體重管理。控脂、減重、塑形等已成為很多職場人的生活常態。對此,中醫臨床營養科醫生等專業人士表示,鼓勵職場年輕人帶飯上班,但建議不要盲目減重,先注重飲食的均衡營養攝入,再根據不同需求調整飲食習慣。
一些職場年輕人選擇帶飯上班
工作壓力大、生活節奏快,導致吃飯問題困擾不少職場人。“工作忙時只能吃外賣,但總擔心食材不衛生”“工作地點在CBD寫字樓,附近可選擇的餐館就那么幾家,而且不便宜”“到飯點了不知吃什么,只能隨便對付一頓”……說起上班吃飯問題,很多人一陣皺眉。
年輕律師何雅欣剛到上海工作不久,由于常受吃飯問題困擾,一旦有空,她會盡量自己下廚并帶飯上班。為此,在租房時她特意選了帶有廚房的民居。
來自北京的健身愛好者劉一凡認為,自己帶飯更方便計算一天內攝入食物的熱量,并在調味品上進行自由選擇。“例如,我每餐會吃150~200卡的碳水,再配上肉和蔬菜,做菜時也會輕鹽少油,有時還用橄欖油和牛油果油炒菜。”劉一凡說。
近年來,職場年輕人的健康意識不斷提升,他們在餐飲消費時更注重對健康和品質的追求。2024年的一項調查顯示,相較于2018年,自帶飯菜的職場人比例有所上升,占比為15%。
湖北省襄陽市中醫醫院臨床營養科主任周耀輝醫生在接受《工人日報》記者采訪時表示,長期依賴外賣和周邊餐館,可能導致飲食結構單一,營養攝入不均。《中國居民膳食指南》建議居民平均每天攝入12種以上食物,每周25種以上,合理搭配。“年輕人做飯帶飯能選擇豐富多樣的食材,并且控制食材質量和油鹽攝入量,相對安全和健康。”
吃輕食、限時進食應對“職場肥胖”
職場壓力大、飲食不規律、長期久坐……容易導致“職場肥胖”甚至是“過勞肥”。上海某國企員工小昱也有類似困擾:“上班時容易吃多,而且不方便運動和代謝,長胖簡直是輕而易舉。”
4月27日,前程無憂發布的一項職場健康管理專項調查顯示,近一半的職場人在工作后體重明顯增加。記者觀察到,為管理體重和身材,許多職場年輕人采取多種飲食策略對抗肥胖。
例如,部分年輕人選擇吃輕食簡餐,以涼拌、水煮、蒸烤等方法烹飪低脂肪、低熱量、低糖分且高纖維、高飽腹感的食物。還有一些年輕人采取“16+8”限時進食法控制體重,即每天在8小時內完成進食,其余16小時禁食。
劉一凡就是限時進食法的體驗者之一:“一般上午11點到12點吃一頓飯,會吃得豐盛些,晚上6點半前再吃一頓簡餐,比如香蕉、酸奶、雞蛋和水果。”
復旦大學上海醫學院助理研究員史俊峰對記者表示,輕食簡餐提供的能量不一定能滿足所有職場人的需要。每個人應根據工作類型和身體狀態選擇合適的飲食方式,不能盲目追求少油、少鹽、少碳水。“例如,高強度腦力勞動需要補充糖分來滿足大腦供能需求,而體力勞動則因為大量排汗,需要補充電解質,包括適當補充鹽分。”史俊峰說。
關于應對“職場肥胖”,史俊峰告訴記者,限時進食法有一定科學依據,餐后的肝糖原和肌糖原消耗殆盡需要12至14小時,脂肪則是從第16小時開始消耗。但是,他也提醒,需要注意在8小時內少食多餐,一頓飯不能吃得太飽,保證飲食規律,同時多攝入優質蛋白、膳食纖維和微量元素。
應保證營養均衡、飲食規律
盡管職場年輕人越來越注重飲食健康,但是繁忙的工作安排可能還是會影響其進食規律和節奏。何雅欣告訴記者,她經常加班到晚上9點左右才有時間吃晚飯,出差駐場時可能下午5點才吃上當天第一口飯。職場上類似何雅欣的情況不在少數。
此外,“早餐自由”也成為一些職場人的“奢侈品”。智聯招聘最新發布的《2024職場人衣食住行調查報告》顯示,27.1%的職場人為爭取更多睡眠時間而選擇放棄早餐。還有一些職場年輕人直接用咖啡代替早餐。
對于工作壓力大、生活節奏快的職場人而言,如何吃得營養健康,并且能合理控制體重?營養學專家的建議是,先保證營養均衡、飲食規律、少食多餐,再根據自身需求來調整飲食習慣。
對于工作忙碌導致的飲食不規律問題,周耀輝建議:“如果就餐沒有固定時間,兩餐間隔太長,建議隨身攜帶酸奶、堅果和香蕉類的小零食和水果,它們有更低的升糖指數和更高的蛋白含量,人體吸收慢,也能有效緩解饑餓感。”
某運動醫學專業人士告訴記者,“不吃早飯只喝咖啡,會導致營養攝入不足,長期下去可能引發胃病,還會影響全身的代謝,一旦代謝降低,各種器官都會受影響,建議規律吃早餐,簡單吃片面包喝杯牛奶也可以。”
對于有健身習慣的年輕人,史俊峰提示,健身后除了適當補充蛋白質,還應增加電解質、少量糖類和脂肪的補給。需要注意的是,過量補充蛋白會加重腎臟和肝臟的負擔。

社會新聞精選:
- 2025年05月17日 19:51:16
- 2025年05月17日 17:53:40
- 2025年05月17日 16:23:03
- 2025年05月17日 13:43:58
- 2025年05月17日 10:58:38
- 2025年05月17日 10:32:57
- 2025年05月17日 09:27:12
- 2025年05月17日 09:24:10
- 2025年05月17日 08:37:25
- 2025年05月16日 20:23: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