貴州沿河:“數字白茶”飄香 繪就產業新圖景
中新網貴州沿河4月16日電 題:貴州沿河:“數字白茶”飄香繪就產業新圖景
作者周燕玲
時下正值春茶采摘期,走進貴州沿河土家族自治縣中寨鎮萬畝生態茶園,數十名茶農用指尖在手機屏幕上“云巡山”,測算次日采摘量以便智能調度采茶工人高效作業。這個曾經的深度貧困鄉鎮,如今依托“白葉一號”構筑起智慧茶園與品牌矩陣,在黔東北山區書寫著鄉村振興的新故事。
時間倒回至2018年,靠種植白茶富裕起來的浙江省安吉縣黃杜村提出捐贈1500萬株茶苗幫助貧困地區群眾脫貧。同年10月,360萬株“白葉一號”茶苗“落戶”中寨鎮大宅村、志強村、三會溪村,目前中寨鎮的白茶已進入豐產期。
在中寨鎮志強村700余畝茶園里,采茶工人們指尖翻飛,嫩綠的芽尖輕輕落入竹簍,空氣中浮動著清冽的茶香。“這片葉子可金貴著哩,去年一個月光靠采茶我就掙了5000多元。”村民田桂花擦了擦額角的汗珠說道。

記者在志強村看到,青翠欲滴的茶園里立著環境監測桿、攝像頭等設備,志強村黨支部書記張勇介紹,村里的茶園已是5G智慧茶園,茶農只需輕點手機,即可實時查看4K超清茶園實景、監測21項環境指標、預警3大類病蟲害,真正實現“指尖管千畝,云上守青山”。
目前,5G智慧茶園項目覆蓋中寨鎮大宅村、志強村、三會溪村茶園近1500畝,通過氣象監測站、360度高清巡航攝像頭、土壤墑情傳感器等智能設備,構建起“天空地”一體化數字管控體系。
“我們茶園生產的是中高端白茶,從鮮葉到成品茶可實現全過程溯源。”張勇打趣說,以前巡山要走2小時,現在動動手指就能管700多畝,專家在浙江都能對茶園進行“云端把脈”。

“90后”青年楊勝強在利用天然牧草放養生態山羊之際,2022年他承包了32畝茶園,成為一名“茶老板”。因中寨鎮“白葉一號”茶園基地推行“返租倒包”,像楊勝強這樣通過承包茶園變身“茶老板”的農戶有上百戶,他們以每畝每年300元的租金承包茶園。
“一年僅賣茶青就收入10多萬元,承包茶園的第一年就喜提一臺新車。”楊勝強坦言,自從村里發展茶葉后,許多村民蓋起了小洋房、添置了新車,“借綠生金”的日子越過越紅火。
如今,中寨鎮茶葉種植面積超1萬畝、覆蓋11個村。這里萬畝茶山蜿蜒起伏,昔日的荒山已蛻變為連綿“綠海”,一條條柏油公路宛如一條黑色絲帶,穿越在翠綠的茶園和連綿的山巒之間。茶農們排隊交售茶青,現場結算的忙碌聲與稱重計數聲交織成豐收的樂章,山路上滿載茶箱的貨車正駛向山外的世界。
中寨鎮黨委書記田洪波介紹,因高海拔、多云霧,中寨種出來的“白葉一號”茶氨基酸含量豐富,目前已引進6家茶葉加工公司,參與茶青收購、茶葉加工及產品銷售等,“除了采收春茶,還將加大夏秋茶采制和加工,真正實現‘種一片葉子,富一方百姓’。”
目前,中寨鎮還積極打造茶葉品牌,提升生態茶品牌效應。在武陵山腹地的這個小鎮,記者不僅看到數字技術如何重構傳統農業,更感受到品牌意識在山鄉的覺醒。當“白葉一號”跨越1500公里落地生根,帶來的不僅是經濟作物的移植,更是一場產業思維的革命。(完)

社會新聞精選:
- 2025年04月19日 20:58:33
- 2025年04月19日 19:33:44
- 2025年04月19日 19:33:20
- 2025年04月19日 19:07:07
- 2025年04月19日 17:03:29
- 2025年04月19日 11:55:23
- 2025年04月19日 10:04:07
- 2025年04月18日 14:11:13
- 2025年04月18日 13:39:47
- 2025年04月18日 12:56: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