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精品亚洲第一区焦香,国产精品99久久久久久猫咪,男女邪恶做爰猛烈动图,亚洲区一二三四区2021

(中國這十年)山西生態環境十年之變

分享到:
分享到:

(中國這十年)山西生態環境十年之變

2022年09月19日 21:56 來源:中國新聞網
大字體
小字體
分享到:
(中國這十年)山西生態環境十年之變
新聞發布會現場。 山西省委宣傳部供圖

  中新網太原9月19日電 (劉小紅)“十年來,生態環境是山西變化最大、成效最明顯的領域之一,三晉大地藍天白云成了常態、一泓清水暢流黃河、綠色處處映入眼簾,表里山河生態新畫卷已經徐徐展開。”山西省生態環境廳黨組書記、廳長王延峰說。

  19日,中共山西省委宣傳部舉行“山西這十年”系列主題新聞發布會的第十五場發布會。

  新聞發布會上,王延峰表示,十年來,山西全省生態環境系統堅持減污降碳協同增效,全方位、全地域、全過程開展生態環境保護。

  生態環境質量得到大幅改善。山西優良天數比例由2017年的65.7%提高到72.1%,重污染天數比例降至0.5%,重污染天數減少了85%,SO2平均濃度連續四年保持20%以上的改善幅度,降至2021年底的15微克/立方米,PM2.5年均濃度由55微克/立方米降低至39微克/立方米,首次進入“30+”區間。

  山西國考斷面水質優良比例由55.2%提高到72.3%,三晉母親河汾河全部提升到Ⅳ類水質以上,沁河、丹河、滹沱河、清漳河等河流出境水質穩定保持Ⅱ類水平;同步開展末端修復治理和源頭預防,土壤污染風險得到有效管控,民眾吃得放心、住得安心得到充分保障,生態環境多項指標創有監測記錄以來最好水平,藍天常駐、碧水長清、黃土復凈的美麗愿景加速實現。

  綠色低碳發展實現拓步前行。山西充分發揮生態環境保護的引領、優化和倒逼作用,推動產業生態化、生態產業化,綠水青山金山銀山雙向轉化通道日益拓寬,產業結構變“輕”、經濟形態變“綠”,發展質量變“優”。有序實施碳達峰碳中和山西行動,優化配置碳排放空間資源,倒逼總量減排、源頭減排、結構減排,在全國碳市場第一個履約周期中,山西省履約率達99.68%,高于全國平均水平。

  山西遏制“兩高”項目盲目發展,加強能耗“雙控”管理,加速淘汰落后產能、化解過剩產能,將治理騰出的環境容量優先支持傳統產業轉型升級和戰略性新興產業集群發展。全省煤炭先進產能占比突破75%,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裝機容量達到3889萬千瓦,占比達到34.3%,2021年GDP增長中78%是由非煤產業拉動的,綠色發展的韌性、持續性、競爭力不斷增強。

  生態安全屏障持續鞏固筑牢。山西以生態省建設為牽引,推進“兩山七河一流域”生態修復治理,守好“華北水塔”,筑牢京津冀綠色生態屏障。推進“三線一單”分區管控,劃分三類管控單元1584個,生產空間集約高效、生活空間宜居適度、生態空間山清水秀的開發保護新格局加速構建。

  山西強化生態文明建設示范引領,右玉、芮城等8個縣被命名為國家生態文明建設示范區,沁源、沁水等4個縣入選“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實踐創新基地,入選數量取得歷史突破。實施生物多樣性保護重大工程,開展“綠盾”自然保護區強化監督專項行動,形成了覆蓋全省的生物多樣性保護空間網絡,大天鵝、黃斑葦鳽、花鳧等珍稀鳥類頻現民眾視野,2743種野生植物、541種陸棲脊椎野生動物在山西省安居,該省生物多樣性“家譜”進一步豐富。

  生態文明治理體系全面加強。山西省級生態環境保護督察、生態文明目標評價考核和責任追究、河湖長制、排污許可、生態環境損害賠償等一系列制度體系全面形成,大氣、水、土壤、固廢四大環境污染領域地方性法規實現全覆蓋,出臺地方標準23項,5.48萬個固定污染源納入排污許可管理。開展“利劍斬污”專項行動以來,累計辦理行政處罰案件14790件,啟動損害賠償案例259件,涉及金額35.6億元,持續保持環保監督執法高壓態勢和有力震懾。(完)

【編輯:姜雨薇】
發表評論 文明上網理性發言,請遵守新聞評論服務協議
本網站所刊載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網觀點。 刊用本網站稿件,務經書面授權。
未經授權禁止轉載、摘編、復制及建立鏡像,違者將依法追究法律責任。
Copyright ©1999-2025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評論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