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沈陽9月14日電(記者孫自法)全國政協常委、中國勞動保護科學技術學會理事長張寶明十四日在此間警告說,中國目前仍處在社會主義初級階段,受生產力發展水平不均衡制約,中國安全生產基礎比較薄弱,生產管理和技術水平比較落后,安全生產和職業健康形勢依然嚴峻。
張寶明十四日下午為此間舉行的中國科協二00三年學術年會做特邀報告,他在題為《發展安全科學技術建設安全小康社會》的報告中作上述表示。他說,中國安全生產和職業健康形勢依然嚴峻有四個突出表現:
——全國生產安全事故總量居高不下。二00一年全國各類事故死亡近十三萬人,去年接近十四萬人,其中道路交通事故死亡十一萬多人,占百分之八十以上;工礦企業每年大體因事故死亡一點四萬人左右,其中煤礦占一半。
——重特大事故時有發生,還不能得到有效控制。近兩年,中國每年發生一次死亡十人以上的特大事故,事故年均一百二十五起左右,大體三天一起。
——大量非公有制小企業成為制約安全生產的主要矛盾。小煤礦、個體運輸車輛、小化工和煙花爆竹小作坊等小企業用工管理混亂,安全設施簡陋,“要錢不要命”。這些企業每年的事故和死亡人數均占全國總數的百分之七十左右。
——職業危害相當突出。中國接觸有害作業職工約兩千五百萬人。截至二00一年,全國累計塵肺病患者已達五十六點九一萬人,且以每年七千至一萬人的速度增加;有一千萬人在高噪聲環境中工作,其中一百萬人聽力受損。
張寶明曾任國家安全生產監督管理局局長,他稱,中國安全生產現狀與發達國家差距很大:煤礦百萬噸煤炭死亡率是美國的近兩百倍、印度的十二倍;百萬噸鋼死亡率分別是美國和日本的二十倍、八十倍;道路萬車死亡率分別是美國、日本的八點六倍和十八倍;鍋爐壓力容器等萬臺爆炸事故率比發達國家高出五到十倍。中國每年僅生產安全事故造成的直接經濟損失,初步測算超過一千億元人民幣,加上間接損失高達兩千多億元人民幣,約占GDP的百分之二點五。
張寶明表示,中國安全生產的發展趨勢,今后一個時期要適應全面建設小康社會要求,加強安全科技創新,構建安全生產技術支撐體系和長效機制,基本形成高效運作的安全監管體系、健全的安全生產法律法規體系和企業安全生產的自我約束與完善機制。(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