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地精簡優化基層考核:化繁為簡,考準考精考實
多地精簡優化基層考核——
化繁為簡,考準考精考實(整治形式主義為基層減負)
“考核組不召開會議、不聽取匯報、不查看資料,直接深入一線與黨員干部群眾面對面了解情況,我們都感受到了一股清新之風。”談起考核工作的變化,陜西省安康市石泉縣迎豐鎮黨委書記魯飛深有感觸。
不僅基層干部卸下了不必要的負擔,負責干部考核的部門也感到輕松。江蘇省無錫市惠山區委組織部干部邢兢業說:“考核時間壓縮、方式簡化,我們也能騰出精力多調研、多思考,摸索出更符合實際的考核辦法。”
![]() |
去年8月,中辦、國辦印發《整治形式主義為基層減負若干規定》,作出“考核應當化繁為簡,不搞‘千分制’”的規定。各地嚴格執行規定,以考準考精考實為出發點,切實優化精簡考核體系、指標和方式,把基層干部從繁復考核中解脫出來,把更多精力用到抓落實上。近日,記者赴多地采訪,深入了解該項工作的進展成效。
不該考的取消,該考的合并統籌
在湖南省瀏陽市大瑤鎮國際花炮商貿城二期項目現場,塔吊林立、機器轟鳴。工地簡易房里,鎮黨委書記潘定一與項目負責人、工人圍桌而坐,看施工設計,聽項目需求。
大瑤鎮是煙花生產重鎮。過去,優化營商環境、重點項目建設、安全生產,樣樣都有單項考核。鎮村干部還要承擔部分政務APP下載推廣等任務。“事無巨細都考核,隔三岔五就有上級部門來,我們有時候疲于應對。”潘定一說。
隨著湖南省精簡優化基層考核的深入開展,情況有了明顯改變。當地對考核事項進行嚴格計劃和備案管理,推動計劃外考核事項和13項部門對下一級部門備案管理考核事項全部取消,涉農、民生、生態環保、市場監管等領域計劃管理考核事項歸并整合,避免多頭考、重復考。
大刀闊斧,動真碰硬。據潘定一粗算,相比于2023年,2024年瀏陽市對鄉鎮的考核指標減少近2/3。他說:“精簡優化基層考核的力度非常大。我們的心里敞亮了,干勁更足了。”
近年來,各地下定決心,拿出力度,不該考的取消,該考的合并統籌。北京市建立1個包括“黨的建設、高質量發展、群眾滿意度”的綜合考核,保留平安北京建設等7個專項考核,統籌整合為“1+7”考核體系。
內蒙古自治區構建“1+6”考核體系:1個綜合考核和污染防治攻堅戰、平安內蒙古、安全生產、推進鄉村振興戰略、招商引資、擔當作為等6個專項考核,指標總數大幅下降。
在清理規范的基礎上,各地堅持因地制宜,持續優化考核指標,推動考核評價客觀公正、精準高效。陜西省禮泉縣穩步探索差異化考核辦法,鎮街重點考核鄉村振興、人居環境、居民收入、招商引資等指標,經濟建設部門重點考核項目建設、營商環境等經濟類指標,執法監督部門重點考核執法監督效能、平安創建等特色亮點工作。
不爭“評時”爭“平時”
又一家企業要投產,浙江省杭州市蕭山區臨浦鎮的干部跟著忙碌了起來。從設備進場到綠化驗收,鎮黨委書記楊芳和同事們靠前服務、細致服務,贏得企業點贊。
“以前,考核要填表格、理材料、迎檢查。現在這些都沒了,今年‘新春第一會’表彰完,我們才知道考核結束了。‘無感、無痕、無形’考核,真的給我們減了負。”楊芳說。
近年來,浙江省開展“無感、無痕、無形”考核。一方面,打通相關統計數據平臺,實現考核數據一站集成,降低考核對報表、臺賬的依賴性;另一方面,堅持“重在平時、日常監測”,充分運用民生實事督查等各類日常性專項督查、檢查結果,不搞大規模集中性考核、不開展年終實地考核,減輕基層迎考接待負擔。
這是各地改進考核方式方法的一個縮影。如今,福建省泉州市提高數據采集的自動化、智能化水平,減少佐證材料;湖北省宜昌市在干部考核中突出基層導向,每年隨機聽取1300多名群眾評價,將群眾評價權重增加一倍,達25%,“鄉語口碑”與組織評價相互印證。
為破解面向基層的考核過頻過繁問題,吉林省所有對下考核在省委統一領導下組織實施、合并開展,實地考核由一支隊伍一次完成。
減負擔不等于減擔當。臨浦鎮苧蘿村黨委書記施煥良說:“突擊美化‘紙面成績’沒用了,現在是不爭‘評時’爭‘平時’,時刻在狀態才是硬道理。”
讓干事者更有干勁更有奔頭
走進山西省太原市陽曲縣泥屯鎮歸朝村,映入眼簾的是翻新改造的古民居、干凈整潔的街頭巷尾。這里還有大棚種植基地、豆制品廠,充滿生機活力。
幾年前,歸朝村卻是另一番光景,村集體經濟薄弱,鄰里矛盾糾紛多。2021年,村兩委換屆,在外務工多年的黨員鄭建國返鄉,當選村黨支部書記。他帶領干部群眾苦干實干,發展果蔬大棚、搞文旅融合發展。村民腰包鼓了,鄰里更加和睦,后進村成了縣里的“明星村”。
干得出色,考核優秀,鄭建國獲得多項表彰,在泥屯鎮各村村干部中,他的薪酬待遇也是名列前茅。山西省制定《山西省年度綜合考核辦法》,指導市縣完善考核結果運用措施,推動“能者上、優者獎、庸者下、劣者汰”的導向在基層彰顯。泥屯鎮黨委書記李永蓮說:“縣里強化考核結果運用,面向村干部建立‘基本報酬+績效報酬’的結構性報酬制度,讓干事者更有干勁更有奔頭。”
近年來,各地在精簡優化基層考核中,強化結果運用,激發干部干事創業熱情。
湖北省石首市建立“績效反饋+崗位適配+能力培養+管理監督+激勵約束”的鏈條機制,依托考核結果分類畫像。2024年,當地有50多名表現優秀的干部得到提拔或進一步使用。
江蘇省淮安市在全市縣處級領導干部中開展“干了什么事、干成什么事”的“兩事”信息采集,跟蹤了解干部承擔的考核指標進退位情況,讓干得好的考得好、能力強的選得上。近兩年提拔或進一步使用的干部中,來自經濟一線和基層一線占比近70%。
化繁為簡,考準考實,考核的“指揮棒”和“風向標”的作用得到更好發揮。“形式主義的東西少了,抓落實的時間更多了,為民服務的干勁更足了”“指標少、考得準、方法實,讓我們更能抓住工作重點”……如今,廣大基層干部鼓足干事創業精氣神,銳意進取、干在實處,在高質量發展中不斷展現新擔當新作為。(人民日報)

國內新聞精選:
- 2025年05月22日 11:19:39
- 2025年05月22日 11:06:20
- 2025年05月22日 08:35:50
- 2025年05月21日 21:08:48
- 2025年05月21日 12:32:52
- 2025年05月21日 11:16:07
- 2025年05月21日 10:21:42
- 2025年05月21日 09:42:21
- 2025年05月20日 22:15:57
- 2025年05月20日 17:10: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