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進金沙江畔“西藏解放第一村” 感受滄桑巨變


(重走天路看變遷)走進金沙江畔“西藏解放第一村” 感受滄桑巨變
中新網(wǎng)西藏江達7月23日電 題:走進金沙江畔“西藏解放第一村” 感受滄桑巨變
記者 劉忠俊 王鵬

7月下旬,金沙江畔的西藏自治區(qū)昌都市江達縣崗?fù)墟?zhèn)崗?fù)写澹?8歲的村民普巴坐在家中藏式沙發(fā)上望著不遠處的金沙江,10歲的普布次仁和7歲的江擁卓瑪正在一旁開心玩耍,此時普巴女兒正背著除草機準(zhǔn)備出門干活。
位于金沙江畔的崗?fù)写澹c四川甘孜藏族自治州德格縣隔江相望,是從四川入藏的咽喉要塞。“崗?fù)小保卣Z意為“人口集中之地”。

走進這個漂亮的小村,一棟棟獨具特色的藏式民居高低錯落,條條水泥路通到村民家門口,農(nóng)家小院里的蘋果樹結(jié)滿了果子,村民家門口都停著摩托車或小轎車,以及一些小型農(nóng)機具。走進家中,冰箱、電視、洗衣機等家用電器樣樣齊全,屋頂掛著的五星紅旗迎風(fēng)飄揚。
70年前,橫亙于崗?fù)写搴偷赂窨h之間的金沙江,成為阻礙十八軍進藏的天險。“渡江全靠牛皮船。”83歲的崗?fù)写宕迕駶赏酱牖貞洠迕裰澜夥跑娨^來的消息,非常興奮,安排9艘牛皮筏子迎接。

1950年10月7日凌晨,十八軍強渡金沙江,打響了昌都戰(zhàn)役的第一槍。“我們在睡覺,聽到槍聲就醒了。”普巴回憶,自己當(dāng)時與父母住在山上的房子里,后來才知是十八軍與藏軍交戰(zhàn)。傍晚,戰(zhàn)斗基本結(jié)束,崗?fù)写褰夥牛蔀槲鞑氐谝粋€升起五星紅旗的地方。
“慢慢和十八軍戰(zhàn)士們混熟了,發(fā)現(xiàn)這支隊伍不一樣。”普巴稱,十八軍在行軍途中,嚴(yán)守政策紀(jì)律,尊重當(dāng)?shù)仫L(fēng)俗習(xí)慣,寧愿忍饑挨餓,也不妄取民眾一粒糧食、一頭牛羊。在十八軍戰(zhàn)士臨時駐地,他第一次吃到了白米飯,看了人生第一場電影,“好看,是打仗的電影。”1969年,27歲的普巴參軍,成為一名解放軍戰(zhàn)士。1974年,他從部隊退伍回到崗?fù)写瀹?dāng)上村長,帶領(lǐng)村民們發(fā)展農(nóng)業(yè)種植。

“當(dāng)年十八軍在自身供給十分困難的情況下,還幫助村民發(fā)展生產(chǎn),解決困難,贏得了大家的擁護和愛戴。”澤旺平措稱,解放前自己全家都是農(nóng)奴,干著臟活累活,備受欺凌。解放后,家家戶戶分了土地,過上了自由的生活。如今,澤旺平措已是四世同堂,與孫子、孫媳住在一棟二層小樓里。
70年間,崗?fù)写逵瓉頊嫔>拮儭?956年,金沙江上建起了一座吊橋,崗?fù)腥藦拇烁鎰e了牛皮筏。1974年12月,317國道金沙江大橋老橋建成通車。2008年8月,崗?fù)薪鹕辰髽蛐聵蚪ǔ赏ㄜ嚕迕駛兂鲂懈臃奖恪?/p>

近年,崗?fù)写灞恢袊幕吐糜尾吭u為“全國鄉(xiāng)村旅游重點村”。記者注意到,沿江修建的“崗?fù)惺塑姸煽诩t色遺址公園”雕像旁,矗立著一座碉樓,為充分發(fā)展紅色旅游,碉樓被改建成獨具特色的紀(jì)念館。登上碉樓從窗口向外遠眺,連接川藏兩省區(qū)的大橋橫跨在金沙江上。
“崗?fù)写宓募t色文化旅游,正作為重點項目支持和打造。”江達縣旅游發(fā)展局局長澤仁松姆稱,村子近年來先后獲5000多萬元旅游發(fā)展資金支持。隨著旅游業(yè)的發(fā)展,村里的人流量也漸漸增大,日常生活用品需求增加,超市發(fā)展前景較好。天津援藏隊牽線搭橋在崗?fù)写褰ㄆ鸬摹皪復(fù)写寤菝癯小保謇镆悦磕昙s1.3萬元的費用承包給村民歐珠運營。去年,8戶貧困戶每戶從該項目分紅1600元。

“那段紅色記憶,吸引了許多游客來此駐足停留,成為崗?fù)写褰?jīng)濟發(fā)展的新引擎。”崗?fù)写妩h支部書記永紅說,從1950年插上五星紅旗,到1959年完成民主改革,到2018年建檔立卡貧困戶全部脫貧,如今的“西藏解放第一村”,正逐夢前行。(完)
- 專題:重走天路看變遷
國內(nèi)新聞精選:
- 2025年05月11日 15:00:36
- 2025年05月11日 11:23:34
- 2025年05月11日 09:12:34
- 2025年05月10日 18:16:26
- 2025年05月10日 17:07:37
- 2025年05月10日 10:29:58
- 2025年05月09日 16:29:38
- 2025年05月09日 15:37:20
- 2025年05月09日 15:27:50
- 2025年05月09日 14:49: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