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古籍書店煥新歸來
中新網上海4月19日電 (記者 王笈)經過467個日夜的“暫別”,上海古籍書店19日以全新面貌回歸滬上福州路。步入其中,古典與現代、傳統與時尚相融的雅致氛圍撲面而來,厚重的文化在此輕盈落地。

作為新中國首批專業書店之一,上海古籍書店自1956年成立以來,致力于守護、推廣古籍經典,傳承、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此次煥新,書店一至六樓總建筑面積近3000平方米,囊括1600余種舊版線裝書、50600余種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相關主題書籍,成為全國單體最大的古籍書店。
推開書店大門,339冊由國家圖書館出版社印制出版的海內外《永樂大典》仿真影印本、1800冊由上海古籍出版社出版的《續修四庫全書》陳列于中庭盡頭,立刻映入眼簾。這兩部曠世盛典記載著源遠流長的中國歷史,蘊含著豐厚的知識體系、思想觀念和人文精神,代表著古今學人為保存、傳承中華典籍所作的努力。

作為上海古籍書店的一大特色,舊版線裝書按經史子集陳列于三樓“博古齋”內,包含明刻本《后漢書》一百二十卷等各類明清刻本,體現了書店古籍修復與保護成果。此處還藏有一套共計231種、分裝1960冊的《四庫全書珍本初集》,以故宮博物院藏文淵閣本為底本,于1935年影印出版。
為了讓讀者近距離感知古今之書,書店還特別打造了三處存放有文學、歷史、中醫類古籍的“古今對照”櫥窗。讀者可通過這些櫥窗,一覽明嘉靖十五年玉幾山人刻本《集千家注杜工部詩集》二十卷、清光緒四年金陵書局翻刻汲古閣本《史記》一百三十卷、明崇禎間抄本《重廣補注黃帝內經素問》二十四卷的魅力,在對比中發現書籍裝幀形式、文字、內容的歷史變化。

煥新后的上海古籍書店,亦是目前滬上引進最多敦煌文獻品種的書店,千余種敦煌題材專業書籍涵蓋《法國國家圖書館藏敦煌文獻》110冊、《英國國家圖書館藏敦煌西域藏文文獻》23冊等。讀者可在此一睹《伯希和敦煌石窟筆記》《敦煌壁畫故事大觀》等絕版書的風采。
當天,上海古籍書店攜手中國書刊發行業協會古籍發行工作委員會聯合設立全國古籍出版物(上海)發布中心,旨在通過書籍發布活動、書籍聯展和學術交流活動等,將上海古籍書店打造成為古籍出版物的閱讀推廣基地。(完)

文娛新聞精選:
- 2025年04月20日 14:54:55
- 2025年04月20日 13:56:34
- 2025年04月20日 09:34:33
- 2025年04月20日 08:55:51
- 2025年04月19日 19:07:37
- 2025年04月18日 22:20:00
- 2025年04月18日 16:11:31
- 2025年04月18日 15:01:51
- 2025年04月18日 13:51:34
- 2025年04月18日 10:32: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