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9月4日電 據《上海證券報》報道,在“國六條”及其細則實施的第三個月,京滬穗等一線城市的一手商品住宅市場的交易情況顯示出部分回調的跡象,但是卻沒有出現所謂“量價齊跌”的“冷凍”效果。
業內人士認為,8月份樓市的成交量比7月份有所好轉,但這是基于前兩個月成交萎縮的基礎上,一線城市的新房市場正在陷入一場多空博弈的“拉鋸戰”。
上海:新房成交規模回升
3日,來自上海市房地產交易中心“網上房地產”的最新統計顯示,8月份,上海一手房成交量為173.7萬平方米、共15696套,與7月份的152.0萬平方米、13368套的成交規模相比,分別回升了約14%和17%。同時,根據對8月20日以來的交易價格統計,目前上海內環以內的住宅均價為18490元/平方米、內外環間為9300元/平方米、外環以外為5400元/平方米,與7月份相比,波動不大。
從銷售面積情況來看,依然是70至100平方米的戶型所占成交量最大,為49.6萬平方米、共5713套。100平方米以下的中小戶型成交面積占上海全市總成交面積的比重也比7月份的31%上升了不少,達到約52%。
上海房產之窗分析師表示,目前利空政策的連續出臺使得購房者雖有觀望情緒,但近期在一些重點區域,自住型購房者也已開始出手。基于對“金九銀十”的期望,開發商應會逐漸打破前幾個月樓市的沉靜,會有一批新盤上市或有新盤推出后續項目,屆時一手房的銷售競爭將更加激烈。
北京:熱點板塊價格上漲
據北京市房地產交易管理網公布的數據計算,8月份北京住宅期房網上簽約量平均為每天387套,而在“國六條”及其細則開始實施的6月份和7月份,北京的住宅期房網上簽約量分別為平均每天474套和441套。業內人士認為,住宅交易量的持續下降說明北京購房者因調控所產生的觀望情緒尚未消除。
在購房者最關心的房價問題上,有關統計顯示,8月份北京各熱點板塊的商品住宅價格指數仍維持著上升態勢。8月份,北京東南西北四大熱點板塊商品住宅的均價達8898.5元/平方米,比7月份微漲1.8%,比去年同期則上漲17.9%。有分析人士認為,新盤供應未因調控影響而“蟄伏”,大戶型、萬元以上樓盤供應量亦有攀升,是整體房價繼續上行的主要原因。
廣州:總量回升價格微跌
在另一個比較受關注的一線城市廣州,8月份的一手房交易出現了“量升價跌”的情況。來自廣州市國土房管局“陽光家緣”的統計數據顯示,8月份,廣州商品住宅成交60.17萬平方米、共5322套,成交面積比7月份回升了16.21萬平方米。
至于房價,則出現了今年6月以來的第三次回落。8月份廣州一手房成交均價為6498元/平方米,比7月份微降1%。
業內人士表示,廣州8月份樓市成交量有所回升,是基于前兩個月受調控影響而成交突然大幅下降基礎上的,與調控政策實施前相比,廣州樓市交易情況并不算火爆,市場各方還處于激烈的角力階段。(李和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