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年6月23日,“國六條”及作為“國六條”實施細則的9部門意見出臺后,上海樓市出現成交量猛跌的局面。與此同時,1至5月上海房地產開發投資出現近年來的首度下降。有業內分析人士稱,將這兩方面的情況結合起來考慮后可以斷言,宏觀調控對上海樓市已初顯成效。 中新社發 井韋 攝
中新網8月30日電 據《國際金融報》報道,經過了近一個月的調理期,8月的上海樓市逐漸恢復平穩,掛牌量以及掛牌價格趨于穩定。美聯物業市場研究部資料顯示,進入八月后雖然在交易量上有所減少,但各區域二手住宅交易價格卻回復平穩,交易雙方心理價格的差距正逐步減少,一連幾月的交易膠著情況,有望在金九銀十被打破。
美聯物業上海區總經理馮泓睿表示,經過一段時間的觀望,目前買賣雙方對于樓市情況已經開始認可。馮泓睿預測下兩個月情況時表示,一方面是由于今年的政策調控主旨在于鞏固去年宏調的成果,抑制市場投機需求,宏觀調控相對溫和,對于市場中剛性的購房需求影響有限。另一方面,經過了接近三個季度的調控時間,目前的二手房市場無論從價格上或是掛售房源的數量上都趨于穩定,上下家心態逐漸轉好。根據目前市場的實際情況,相信部分前期打算轉售為租以及封盤的業主會重新掛售房源,促進市場上二手房源量的增加。(鄧旭)
本網站所刊載信息,不代表中新社觀點。 刊用本網站稿件,務經書面授權。 未經授權禁止轉載、摘編、復制及建立鏡像,違者依法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