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精品亚洲第一区焦香,国产精品99久久久久久猫咪,男女邪恶做爰猛烈动图,亚洲区一二三四区2021

頻 道: 首 頁|新 聞|國 際|財 經|體 育|娛 樂|港 澳|臺 灣|華 人|留 學 生|IT|教 育|健 康|汽 車
房 產|電 訊 稿|圖片·論壇|圖片網|華文教育|視 頻|產經資訊|廣 告|演 出|圖片庫|供 稿
■ 本頁位置:首頁新聞中心文化新聞
站內檢索:
【放大字體】  【縮小字體】
傳統文化被邊緣化?委員吁還傳統戲曲"青山綠水"
2007年03月12日 19:21 來源:中國新聞網

  中新社北京三月十二日電 題:還傳統戲曲一片“青山綠水”

  中新社記者 馬海燕

  正在此間出席全國兩會的政協委員們擔心:再過若干年,人們再想聽聽黃梅戲,恐怕就只剩一句“樹上的鳥兒成雙對,綠水青山帶笑顏”了;再來聽越劇,也許就只聞一聲“天上掉下個林妹妹”了,想聽豫劇也就是一段“劉大哥說話……”還有多少地方戲劇,就連大家熟悉的曲調都想不起來了。

  政協委員的擔心并是不多余的。如今各個劇種的老藝術家已經年邁,過十年、二十年,他們的傳人也未必再能登臺演出,青黃不接已是許多劇種共同面臨的突出問題。即使屆時國家在傳統戲曲上有足夠的投入,也缺少傳幫帶的先師了。

  與年復一年電影學院考試時人頭攢動的景象相比,戲曲學校的招生有些凄涼,許多有成績的戲曲演員也轉向了影視歌唱等大眾流行文化。對此,老藝術家們表現得很寬容,因為“鳳凰不落無寶之地”,急功近利使得那些掙錢快、出名早的文化門類更具吸引力。

  一門七代從事京劇藝術的譚派后人譚孝增委員,自曝收入情況讓人苦笑又讓人心酸:“我父親譚元壽現在月工資三千多元人民幣,我兩千多,我兒子譚正巖八百。”國家近年投入了大量財力扶持傳統藝術,但一時難改沒有市場就沒有收入,沒有收入就吸引不了人才,沒有人才就出不了精品,沒有精品就更加沒有市場的局面。這一惡性循環讓很多地方劇種沒有喘息之力。

  “我們應像關注環保一樣關注傳統文化,讓包括戲曲、書法、中醫、國學等在內的傳統文化真正恢復到‘青山綠水’的狀態。”安徽黃梅戲院藝術總監黃新德委員的一個比方,廓清了很多委員心頭的焦慮:當下不是哪一種地方戲曲凋零的問題,而是整個傳統文化被邊緣化的社會大環境造成了戲曲的尷尬境地。

  正因為如此,黃新德《和諧社會呼喚傳統文化的回歸》的提案得到了文藝界政協委員的熱烈響應。“不能急于簡單地把傷痕累累、疾病纏身的傳統民族藝術推向市場,應有區別、有步驟地予以恢復、調養,找回元氣再動手不遲!”

  而恢復傳統文化氛圍也不是一蹴而就、一紙文件就能解決的,需要整個國家、社會長期投入熱情和關注。黃新德對此開出的處方,是把傳統藝術納入扶貧工程、素質教育體系,同時各藝術團體下基層、下農村,真正讓傳統藝術的扎根于群眾的土壤。 “人民大眾喜聞樂見了,人才、資金、市場等問題就都解決了。”

  “當國人都以熟知傳統文化為榮的時候,傳統戲曲的‘青山綠水’也就不遠了。”這是很多老藝術家的遐想。


 
編輯:余瑞冬】
:::相 關 報 道:::
·兩會訪談:讓優美的中國鄉村音樂黃梅戲唱響世界
 
專題網站:2007中國“兩會”

  打印稿件
 
[每 日 更 新]
- 中國赴日留學人員人數累計達到九十萬人
- 臺"陸委會"副主委:江陳會對兩岸關系具重要意義
- 大陸海協會副會長張銘清抵臺灣 參加學術研討會
- 國產新舟60支線飛機成功首航 飛行平穩噪音不大
- 阿利耶夫再次當選阿塞拜疆總統 得票率為88.73%
- 九名中國工人在蘇丹遭綁架 大使館啟動應急機制
- 證監會:城商行等三類企業暫停上市的說法不準確
關于我們】-新聞中心 】- 供稿服務】-圖片庫服務】-【資源合作-【留言反饋】-【招聘信息】-【不良和違法信息舉報
有獎新聞線索:(010)68315046

本網站所刊載信息,不代表中新社觀點。 刊用本網站稿件,務經書面授權。
未經授權禁止轉載、摘編、復制及建立鏡像,違者依法必究。

法律顧問:大地律師事務所 趙小魯 方宇
[ 網上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0106168)][京ICP備05004340號] 建議最佳瀏覽效果為1024*768分辨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