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精品亚洲第一区焦香,国产精品99久久久久久猫咪,男女邪恶做爰猛烈动图,亚洲区一二三四区2021

頻 道: 首頁|新聞|國 際·英文|財經|體育|娛樂|港 澳|臺 灣|華 人|留學生|IT|教 育|健 康|汽 車
房 產|電 訊 稿|視 頻·圖 片·論 壇|圖 片 網|華 文 教 育|廣 告|演 出|圖 片 庫|供 稿
■ 本頁位置:首頁新聞中心臺灣新聞
站內檢索:
【放大字體】  【縮小字體】
臺報:楊德昌過世為臺灣電影命運寫下殘酷批注
2007年07月03日 10:32 來源:中國新聞網

  中新網7月3日電 曾為臺灣電影留下《牯嶺街少年殺人事件》等重要經典作品的名導演楊德昌,于美國時間六月二十九日因病逝于美國洛杉磯。臺灣《聯合晚報》2日社論指出,楊德昌過世,進一步為臺灣電影的命運寫下殘酷批注。原文摘錄如下:

  導演楊德昌走了,臺灣的新電影時代也走了!對楊德昌的過世,這似乎是最好的腳注。臺灣電影沈寂了多年,可以說已經欲振乏力。只不過很不幸地,楊德昌過世,進一步為臺灣電影的命運寫下殘酷批注。

  1980年代,臺灣電影充滿活力與希望。從楊德昌的《海灘的一天》開始,還有同時代的侯孝賢、萬仁等導演,一部又一部臺灣電影在國外影展不斷獲獎。不看“國片”的大學生,開始走進電影院看臺灣導演拍的電影,討論楊德昌、侯孝賢、萬仁等新銳導演拍的電影。但“國片”的制片環境不佳,上片管道有限,這些存在了幾十年的老問題沒能解決,帶領臺灣新電影浪潮的楊德昌,最終仍得將他晚年的顛峰之作《一一》,拿來作為抗議臺灣電影環境的祭品。臺灣觀眾過去無緣看到這部令國外評審驚艷的電影,也許因為楊德昌過世,這些作品會重新陸續在電視、電影院上演,但又如何呢?

  從電影院到錄像帶,再到光盤,接著又轉變到網絡世界的YouTube影音分享網站,電影的本質也許沒有改變,仍舊需要導演、劇本、演員等,但科技的進步多了更多計算機合成的技術。電影制作環境有沒有改變?是資本和技術越來越集中,才可能有好電影,還是小本制作也可能有驚艷之作?臺灣電影工業的發展長期以來為盜拷所苦,來到了網絡時代,這問題會更難解,還是有新的契機?這么說吧,楊德昌走了,還會有后進的年輕導演為臺灣電影繼續接棒努力,但臺灣電影要能起死回生,是靠“政府”的扶植,還是寄望網絡世界的新技術、新環境,能夠讓這些年輕導演突破現有的限制?這才是值得觀察之處。

  1980年代那個充滿熱情和希望,臺灣新電影年代真的是過去了。其實,那不只是臺灣新電影的年代,除了經濟起飛,民歌和新文學運動也幾乎同時在那個時代出現。讓人遺憾地,臺灣電影沒有因為那個年代而趁勢崛起,如同民歌清流讓臺灣執華語流行歌的牛耳一般。楊德昌導演走了,臺灣新電影走了,那個年代走了。臺灣的優秀導演還會繼續在世界影壇得獎,繼續發光發熱,這是毫無疑問的。只是,臺灣電影的契機在那里?

 
編輯:魏恒】
:::相 關 報 道:::
·李安稱一生追隨前輩楊德昌:感謝他對文化的貢獻
·蔡琴傍晚發公開信 深切為前夫楊德昌祈禱(全文)
·臺灣金馬獎主席焦雄屏:楊德昌超越了時代(圖)
·楊德昌抗議臺灣電影環境 絕不妥協的憤怒中年人
·侯孝賢追憶老友:楊德昌帶走了臺灣新電影(圖)
·名導楊德昌59歲病逝 前妻蔡琴不作任何回應(圖)
 


  打印稿件
 
[每 日 更 新]
- 中國赴日留學人員人數累計達到九十萬人
- 臺"陸委會"副主委:江陳會對兩岸關系具重要意義
- 大陸海協會副會長張銘清抵臺灣 參加學術研討會
- 國產新舟60支線飛機成功首航 飛行平穩噪音不大
- 阿利耶夫再次當選阿塞拜疆總統 得票率為88.73%
- 九名中國工人在蘇丹遭綁架 大使館啟動應急機制
- 證監會:城商行等三類企業暫停上市的說法不準確
關于我們】-新聞中心 】- 供稿服務】-圖片庫服務】-【資源合作-【留言反饋】-【招聘信息】-【不良和違法信息舉報
有獎新聞線索:(010)68315046

本網站所刊載信息,不代表中新社觀點。 刊用本網站稿件,務經書面授權。
未經授權禁止轉載、摘編、復制及建立鏡像,違者依法必究。

法律顧問:大地律師事務所 趙小魯 方宇
[ 網上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0106168)][京ICP備05004340號] 建議最佳瀏覽效果為1024*768分辨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