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時間:2025年04月18日 15:34 來源:中國新聞網
近日,記者走進位于貴州省興義市烏沙鎮的興義世界地質公園博物館,該博物館是興義世界地質公園的重要組成部分,分為興義貴州龍地質公園博物館和貴州龍化石原位保護館,總占地面積460畝。博物館主要展示2.38億年前三疊紀時期以“貴州龍”為主的海洋生物爬行動物群,館內有350余件展品,館藏化石千余件。
進入博物館展廳,映入眼簾的是館里的鎮館之寶——貴州魚龍化石,這是館內收藏的最大的脊椎動物化石,也是目前產出層位最低、保存最完整、修理最精細的一塊化石標本。這條貴州魚龍體形5米長,隆起的腹部經考證為吞食了一條長約4米的海龍類新鋪龍。貴州魚龍化石的發現,為研究該時期的海洋生態、古地理環境提供了不可多得的實物材料。
記者了解到,興義世界地質公園博物館現已建成教育研學基地,推出“化石模型制作、化石殘片采集、化石修復、貴州龍拓印”等體驗業態,讓游客在沉浸式參觀和動手體驗過程中了解古生物知識,感受生命演化的奧妙。(記者 蒲文思)
責任編輯:【周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