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北京五月二十四日電(記者 王彤 于晶波)從二十四日開始中國成品油價格再次提高,國家發改委官員表示,根據國務院批準的石油綜合配套調價政策,中央財政將繼續對種糧農業、漁民、林業、城市公共交通、農村客運等部分困難群體和公益性行業給予補貼,同時各地將根據成品油價格調整的影響及時調整交通運輸行業的價格。
據了解,本次成品油價格調整是二OO六年來的第二次,每噸成品油價格提高五百元人民幣,是歷次提高油價幅度最大的一次。
對于為何再次上調成品油價格,發改委官員表示,今年三月國家調整了成品油價格,使國內成品油價格朝著理順的方向前進了一步。此后,國際市場油價再次大幅攀升,隨著國際市場油價上漲,國內成品油價格與國際市場價差進一步拉大,成品油價格與原油價格倒掛的矛盾加劇,成品油供應趨緊,個別地區出現限供、斷供現象。為保證市場供應,縮小國內外成品油價差,促進國民經濟平穩健康發展,國家再次提高了成品油價格。
有關人士認為,此次中國再次調整成品油價格是進一步與國際接軌的體現。
國家發改委官員認為,國內石油價格與國際市場接軌是中國對外開放,參與國際市場競爭,充分利用國際資源滿足國內經濟發展需要的必然選擇。
發改委官員指出,保證國內石油供應必須與國際市場價格接軌。如果國內石油價格大幅度低于國際市場價格,那么進口的石油資源就進不來,國內石油供應就難以保證。
隨著中國對外開放程度的提高,中國經濟已成為世界經濟重要組成部分。國內石油價格不僅要反映國內資源狀況,而且還要反映國際市場供求關系變化,這就客觀上要求國內石油價格要與國際市場接軌。
國內油價與國際市場接軌,有利于發揮價格的杠桿作用,促進資源節約和有效利用,實現經濟社會可持續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