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精品亚洲第一区焦香,国产精品99久久久久久猫咪,男女邪恶做爰猛烈动图,亚洲区一二三四区2021

頻 道: 首 頁|新 聞|國 際|財 經|體 育|娛 樂|港 澳|臺 灣|華 人|留 學 生| 科 教| 時 尚|汽 車
房 產|電訊稿|圖 片|圖 片 庫|圖片網|華文教育|視 頻|商 城|供 稿|產經資訊|廣 告|演 出
■ 本頁位置:首頁新聞中心房產新聞
站內檢索:
【放大字體】  【縮小字體】
房價飆升對百姓形成“擠出”效應

2006年04月24日 09:08

建設部:今年宏觀調控將直指房價

版權聲明:凡標注有“cnsphoto”字樣的圖片版權均屬中國新聞網,未經書面授權,不得轉載使用。

  中新網4月24日電 據新華網消息,盡管住房原本具有生活必需品和投資產品的雙重屬性,但今年以來全國樓市在觀望中等來“漲聲一片”的事實,讓一些地區的普通百姓明顯感覺到商品房價格已越來越使人“望塵莫及”。

  提起普通百姓對房價的承受能力,全國政協委員郭松海提出一個概念:“房價收入比”,也就是房地產價格與居民平均家庭年收入的比值。這個數據反映了居民家庭對住房的支付能力。盡管各國房價千差萬別,但在住房問題解決比較好的國家,房價和家庭年收入之比基本都在6倍-8倍之間。而在中國,這一數字則大大超標,房地產商開發的商品房主要是面向城市中等偏上收入家庭。

  北京師范大學金融研究中心最新發布的《中國房地產金融安全評估報告》分析認為,2005年中國城市家庭如果購買一套70平方米的新房,其房價與收入之比可能達到13倍。

  據記者調查顯示,目前在杭州、寧波和溫州的市區,一套80平方米的住房價格是年人均可支配收入的27.54倍。

  記者在調查中還發現,北京、大連、呼和浩特、深圳等城市不斷飛漲的房價顯然已經超過了大多數居民的承受范圍。面對新建商品住房價格出現的強勁增長態勢,老百姓難以掩飾自己失望的心情。

  正四處籌款買房準備結婚的北京市民陳毅宏說:“我苦等了一年,以為2006年的房價會降低一點,但現在看來,早買、晚買都是難以承受,估計開發商們真的只是‘專為少數人蓋房子’。”

  樓市難道真是“房在江湖,價不由己”嗎?最近以來,一個關于“我們到底需要一個什么樣的房地產定價機制”的話題,成為了官員、專家、企業家和網民討論的熱點。

  專家認為,作為政府調控房地產市場的依據,必須對一個城市、一個區域,乃至整個國家的房地產市場有一個正確的判斷。這個判斷不是拍腦袋想出來的,而是基于一個量化評價標準。這個標準應當體現出一個地區房價漲幅與收入漲幅的關系、房價漲幅與物價漲幅的關系、房地產投資增幅與固定資產投資增幅的關系。對于房價的判斷,自然也應該有一個科學的指標體系。

  長期跟蹤房地產市場的廣西社科院經濟研究所副所長吳堅說,眼下的商品房市場正由“消費意愿為價格起落的核心”向“以投資意愿為價格起落的核心”轉移,“我個人認為,不排除有人人為地炒高了房地產價格。”

  眼下,過快增長的房價已對普通百姓形成“擠出”效應,正成為國內擴大消費需求的最大障礙,這引起了政府部門的高度重視。建設部住宅產業司司長沈建忠表示,中國房地產調控正在從2005年的“全面開花”向2006年的“精確導向”過渡。

  記者在采訪中了解到,2006年中國將繼續下大力氣解決關系群眾切身利益的價格問題,強化房地產價格管理。其中包括改善征地、協議出讓土地最低價等土地價格管理工作;規范住房銷售、房地產中介與物業收費行為;規范經濟適用房價格和廉租住房租金;探索開展住房成本調查工作的有效途徑,努力穩定住房價格。(李嘉 王英誠 董素玉)

關于我們】-新聞中心 】- 供稿服務】-廣告服務-【留言反饋】-【招聘信息】-【不良和違法信息舉報
新聞線索:(010)68315046
本網站所刊載信息,不代表中新社觀點。 刊用本網站稿件,務經書面授權。法律顧問:大地律師事務所 趙小魯 方宇
建議最佳瀏覽效果為1024*768分辨率
[京ICP備05004340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