逆境中力助臺經濟騰飛
廈大校友何宜慈是新竹科學工業園區的創辦人,他從廈大畢業后原本在美國IBM公司擔任工程師,后來島內為了發展信息工業,邀請他返臺,籌辦新竹科學工業園區。1969年籌建,1970年項目落成時,全臺灣地區信息產業產值一年只有7800萬美元,而到了1989年,僅新竹科學工業園區一年的工業產值就達到56億美元,幾乎增長了70倍,何宜慈對臺灣地區的高科技產業的貢獻由此可見一斑。
經薩本棟校長推介,廈大校友陳中柱到島內參與水泥工業接收復建工作。因曾在廈門大學任教過機械制圖課,于是被派往臺灣水泥公司高雄廠擔任整理工廠圖樣。陳中柱聘請制圖員4人及女描圖員4人,將每種圖樣歸類、編號整理,重新描繪整理原圖。前后歷經3年,完成全廠水泥制造設備之機械、電機、土木圖樣數百套,總圖及零配件分圖凡數千張,使全廠機器得以整修維護,生產得以恢復,步上常軌。
臺灣地區現代化大型鋼鐵工業始于中鋼。廈大校友陳樹勛與陳俊德主管機電及管理方面。陳俊德1972年從臺電退休后,進中鋼主持電氣系統與設備的規劃建設,并逐步引進電腦化的整體控制系統。從毫無經驗到建設當時世界第一流的生產線,其困難可想而知。最后工程提前順利完工。 (來源:《廈門日報》 作者:王文靜、吳琪、王瑛慧)
[上一頁] [1] [2] [3]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