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慶域內各少數民族仍保留有自己的傳統習俗。
居住在黔江區的土家族,有過年、趕年、唱儺戲、跳擺手舞、跳花燈等傳統節日和民俗活動。過年是土家族祭祀祖先的日子,擺手舞就是一種由祭祀演變而來的民俗活動。秀山的土家族,每年正月初三到十五,自發組成花燈隊,人們提著花燈,走家串寨,敲鑼打鼓,拜年納福。秀山花燈調《黃楊扁擔》蜚聲海內外。
趕秋節是渝黔湘邊區苗族的節日。每年“立秋”之日,苗寨人邀朋結伴,舉家盛裝出動,匯聚秋場。場上鑼鼓喧天,歌聲縈繞,打秋千、上刀梯、舞獅子、玩龍燈、歌臺賽歌等令人目不暇接。每年正月初一至十五是南川苗族的“踩山節”,男子跳笙舞,女孩唱歌,青年男女以吹笙對歌互訴衷腸,尋找伴侶。每逢節日,各民族載歌載舞,熱鬧非凡。此外,還有羊馬節、火星節、哭嫁、跳喪等民族習俗和活動。多姿多彩的民俗風情已成為重慶重要的旅游資源。(來源:華龍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