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社北京三月二十五日電(記者于晶波)今年以來中國鋼材價格再次上漲,引發了人們對后期鋼價大幅上漲的預期。國家發改委價格監測中心研究報告認為,未來一段時期,促進鋼價上漲的因素將繼續發生作用,加之天氣轉暖后建筑施工項目陸續開工影響,預計鋼材價格仍有一定上漲空間,但出現暴漲的可能性不大。
這份研究報告認為,從今年生產能力投入看,預計中國煉鋼產能將達到三億五千余噸,同比增長近一成五;加之中央政府控制鋼鐵、電解鋁等行業投資過熱的一系列宏觀調控措施效果的逐步顯現,近幾年鋼材需求迅猛增長的勢頭將有所放慢,鋼價大幅上漲將由此受到供求關系逐步轉變的制約。
報告同時認為,由于去年四季度起國際、國內鋼材市場價格差已呈縮小趨勢,因此未來國際市場價格對國內的支撐作用可能會有所減弱。而進口鐵礦石價格上漲后,國內盲目進口鐵礦石以及小鋼廠與大鋼廠爭奪原料、運輸資源的局面有可能得到一定緩解,這亦有助于抑制國內煉鋼原料價格的上漲。
今年前兩個月,中國國內鋼材價格整體呈現振蕩上揚走勢,三月初,鋼材價格繼續上漲,且部分品種價格漲幅有所擴大。分析今年以來鋼材價格上漲原因,價格監測中心認為:一是各大鋼廠連續調價帶動鋼材市場價格上揚;二是新年度進口鐵礦石價格上漲加強鋼價上漲預期;三是去年年底東南亞發生海嘯災難后,泰國、印尼、馬來西亞等國從中國訂購了大量水泥及鋼材用于災后重建,在一定程度上拉動了建筑鋼材的需求。(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