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精品亚洲第一区焦香,国产精品99久久久久久猫咪,男女邪恶做爰猛烈动图,亚洲区一二三四区2021

本頁位置:首頁新聞中心經濟新聞
【放大字體】  【縮小字體】
《中國新聞周刊》:達爾曼實業股份公司退市調查

2004年11月17日 16:04


2004年11月22日出版(總第205期)《中國新聞周刊》的封面

  中國股市實行退市機制5年來,人們仿佛已麻木于一些上市公司以各種理由的“該退不退。”而今,達爾曼推陳出新,主動提出一個“史無前例”的退市原因。這是否意味著上市公司與地方政府和銀行的關系又進入了一個新怪圈?

  中國股市中的上市公司退市方式,如果由達爾曼來刷新,其實并不奇怪。因無法如期披露定期財報的理由而退市,這在中國股市將是開天辟地第一家,也是在《公司法》規定的三種退市方式中惟一啟動虧損退市方式之后的第二種退市方式。

  隨著第二種退市方式的出現,第三種方式“因公司有重大違法行為而退市”是否會隨之而來?

  三種退市方式一旦傾巢而出,意味著將無情地推倒股市“老千們”的多米諾骨牌。中國股市在“玉宇澄清萬里埃”的過程中,一場不小的風云激蕩也將在所難免。

  在沈陽市原人大代表劉涌身上曾被引出的疑問,在原全國人大代表桑粵春身上同樣被提出:人大代表的資格和權力由誰賦予?人大代表應當如何運用這種榮譽和權力?本刊社會版報道了一個全國人大代表的紅與黑——

  2002年10月28日,九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30次會議表決終止了兩名全國人大代表的資格。一人是廣東健力寶集團有限公司董事長兼總經理李經緯;另一位名氣較小的叫桑粵春,原長春吉港集團公司法定代表人、總裁,后為該公司監事局主席。

  2004年10月20日,吉林市中級人民法院,桑粵春被控涉嫌組織、領導黑社會性質組織罪,故意傷害罪,強奸罪,合同詐騙罪,貪污罪等17項罪名在此受審。如果主要罪名成立,最高可獲判死刑。

  出于創收的沖動,自2003年以來,《鄂東晚報》報社內部達成以曝光當事方丑聞的方式強拉廣告的默契。為此上下通力配合,形成了一條報社領導——記者——受要挾單位的“媒體腐敗食物鏈”。報社的做法固然匪夷所思,受要挾單位的“逆來順受”也令人側目。本刊記者赴湖北黃岡調查,向讀者描繪了一份晚報的新聞勒索食物鏈。

  愛情是一個永恒的話題,但在本期雜志的專題中,我們將從另一個角度來討論這個話題——如何保衛愛情。

  置身工業化的格局里,一切都被技術解構。愛情亦難幸免。以致于也需要技術性的內外兼修,需要用游戲讓它保鮮,需要用保險把它加固。

  一場強化訓練,使我們在離開物質生活的喧囂和爭奪后,重新面對了正在發生改變的婚姻,平心靜氣地找回了從前認為美好的愛情。

  附本期《中國新聞周刊》目錄:

  時事新動

  鄉鎮長直選紅河破局……………………………………16

  封面故事

  退市博弈:達爾曼實業股份公司退市調查………………18

  達爾曼:刷新退市政策……………………………19

  許宗林:造假致富真相……………………………21

  退市新招:難逃舊勢……………………………23

  特別報道

  市委副書記身后的“家族生意”…………………26

  妞妞的學費…………………………………………29

  “妞妞事件”再促官員財產公開…………………30

  勿使法紀約束淪為道德勸誡……………………33

  社 會

  桑粵春——打回原形的全國人大代表………………34

  人大代表權力何以被濫用…………………………39

  一份晚報的新聞勒索食物鏈………………………40

  科 技

  天花會復蘇嗎?……………………………………46

  商 業

  投資統計變法箭在弦上……………………………48

  中國統計改革是漸進式的…………………………49

  ——專訪國家統計局固定資產投資司司長汲鳳翔

  天 下

  后阿拉法特:正視現實的巴勒斯坦……………………50

  誰是下一個費盧杰?……………………………………52

  專 題

  保衛愛情………………………………………………54

  讓愛情永葆新鮮………………………………………55

  給愛情上保險…………………………………57

  愛情風險評估報告……………………………………58

  中式愛情觸底自衛……………………………………59

  體 育

  “亮晶晶”——體育明星的娛樂頭條………………………60

  冰上速滑在冰點…………………………………………62

  專 欄

  民族失憶與新記憶運動………………………………64

  藥方里的秘密交易……………………………65

 
編輯:李燕】
:::相 關 報 道:::
·中國新聞周刊:尋都——周公廟的前世今生 (2004-11-16)
·中國《新聞周刊》:美兩黨政治,社會重組的力量 (2004-11-16)
·中國新聞周刊:公務員報考熱凸顯權力約束偏軟 (2004-11-16)
·《中國新聞周刊》:加息考驗中國“負”人帳本 (2004-11-15)
·《中國新聞周刊》文章:打破慈善事業的壟斷格局 (2004-11-15)
·中國新聞周刊:《易經》阻礙中國的科學誕生? (2004-11-15)
·《中國新聞周刊》:牛群:以慈善的名義(目錄) (2004-11-10)
·中國《新聞周刊》:針對布什的“全民公決” (2004-11-09)
·《中國新聞周刊》:關于加息的五個問題與回答 (2004-11-08)
·《中國新聞周刊》:中國最年輕直轄市向北“瘋長” (2004-11-08)
·中國新聞周刊:球迷才是振興中國足球的上帝 (2004-11-08)
·中國新聞周刊:網上創業——大學生就業新路徑 (2004-11-08)



  打印稿件
 
:站內檢索:
關健詞1:
關健詞2:
標  題:
關于我們】-新聞中心 】- 供稿服務】-廣告服務-【留言反饋】-【招聘信息】-【不良和違法信息舉報
本網站所刊載信息,不代表中新社觀點。 刊用本網站稿件,務經書面授權。
建議最佳瀏覽效果為 1024*768 分辨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