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精品亚洲第一区焦香,国产精品99久久久久久猫咪,男女邪恶做爰猛烈动图,亚洲区一二三四区2021


中國新聞社 中國新聞社
本頁位置:首頁>>新聞大觀>>科教新聞
放大字體  縮小字體  本文繁體版

媒體稱"地方保護主義"已成高校畢業生就業新壁壘

2003年12月11日 14:07

  中新網12月11日電 從11月20日起,全國各地拉開了企業進駐高校校園招聘2004屆畢業生的序幕,數量達280萬的準大學畢業生開始了尋覓“婆家”的艱辛歷程。今天的《工人日報》刊文指出,當年齡歧視、性別歧視、籍貫歧視、相貌歧視、身高歧視等紛紛被各級政府和用人單位取消的今天,地方保護主義又成為了大學生就業的新壁壘。文章說,招賢納良何必問“出身門戶”?

  據先前媒體報道,廣州、北京等地方日前出臺了系列措施,對非本地生源和非本地高校畢業生到該地就業實施所謂的“戰略性調整”和“宏觀調控”。外地畢業生要想進入這兩個地方就業,必須是嚴格符合政策要求的“優秀畢業生”、緊缺人才等。

  文章認為,這樣的就業壁壘實質上是根深蒂固的地方保護主義的直接體現。而這種引進人才的“框框”,實質上給數以百萬計的高校畢業生造成了事實上的不平等,并由此形成了以排斥外地人為主要內容的地域歧視。

  文章說,以“確保人才的質量”為由,拒千千萬萬的普通高校畢業生于門外,這樣的胸懷、這樣的目光又怎能真正達到自己的人才戰略性調整的目標?從短期看,就業的地方保護可減輕社保負擔,當地人因此可能得到眼前的蠅頭小利,但卻破壞了經濟發展和人才流動的市場規則,阻礙了當地經濟的長遠發展。

  中國自古就有“英雄莫問出處”?的古訓,它實質上闡述了應放開視野、以開闊的胸懷招賢納良的用人思路,時至今日,這種思想依然閃爍著智慧的光芒。

  文章稱,只有放開就業政策的限制,讓大學生們在市場自由流動,才能讓他們在競爭中增強憂患意識,從而迫使他們在大學期間學習更加積極,消除本地居民的優越感,激發他們創造財富的主動性。

  該文作者指出,早一天取消保護本地生源的就業政策,就早一天形成人才競爭的健康局面,早一天營造平等的就業氛圍,這個城市的社會經濟發展也必將因此受益匪淺。(來源:工人日報、作者:戎洪興)

 
編輯:金秋
相關專題:中國高校畢業生遭遇就業難題

 
  打印稿件
 
:::新聞自寫短信:::
對方手機: 最多五個(半角逗號號分隔 0.2元一條)

新聞長信,五千字容量
檢驗碼:
手機號:
密 碼 :
獲取密碼    
 
 
 
關于我們】-新聞大觀 】- 供稿服務】-廣告服務-【誠聘英才】-【留言反饋
本網站所刊載信息,不代表中新社觀點。 刊用本網站稿件,務經書面授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