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新網11月6日電 北京青年報報道說,美國商務部高官近來相繼訪華,就中美貿易不平衡等問題頻頻來華游說。商務部新聞辦公室負責人表示,當前中美經貿關系總體發展狀況良好,對中美貿易中出現的問題要堅持在發展中求平衡的原則妥善解決。中方一直主張在發展中實現中美貿易的基本平衡,并積極采取措施擴大從美方的進口。最近,中國的一些采購團即將赴美采購就是一個例證。
據介紹,中美建交以來,雙邊貿易發展非常迅速,按中方統計,雙邊貿易迄今增長了約40倍。這位負責人稱,當前中美貿易中,中方確實存在一定的貿易順差,但是必須客觀、全面、發展地看待中美貿易不平衡問題。應該看到,美國從中美雙邊貿易中獲取了巨大經濟利益。中國是美國出口增長最快的外國市場,1990年至今,美對華出口增長了三倍以上。對華出口為美國創造了近40萬個就業機會。美國消費者由于能夠享用價廉物美的中國商品而降低了生活成本,提高了生活質量。另外,由于中美經濟結構不同,美國從中國進口的絕大部分商品并不對美國制造的商品構成直接替代。
他指出,造成中美貿易不平衡問題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兩國貿易統計方法差異是其中一個重要原因。美方使用的國際貿易統計方法大大高估了對華貿易逆差。這種高估表現在四個方面:一是對進出口使用不同統計標準,進口貨值被高估,而出口貨值則被低估;二是由于美方未考慮增值因素,將通過香港等第三方中國商品對美轉口全部算做從中國的進口;而與此同時又將美國商品通過香港等對華轉口忽略不計,對華貿易逆差被進一步夸大;三是美方在統計對華貿易逆差時只計算商品貿易,而不包含服務貿易;四是許多中國商品是通過美國轉口到加勒比和拉丁美洲地區的,但美方將這部分轉口計入了中國對美國的出口。
此外,中國對美出口構成中有很大比例是加工貿易產品。加工貿易在亞洲區域內調整布局致使有關國家和地區同美國的貿易順差被轉移到了中國大陸。這位負責人強調,在雙邊貿易方面,中國市場正在發生變化,美國應及時調整其出口政策,取消對華高技術出口管制,以利美國企業擴大對華出口,減少兩國貿易不平衡的壓力。(陸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