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9月22日電 “網上河北行”全國知名網絡媒體采風團成員今日上午參訪了河北保定市寶碩集團等幾家全國大型企業后,下午趕到河北廊坊參加廊坊市政府召開的“網上河北行”廊坊市情新聞發布會。在會上廊坊市長吳顯國強調保定要建設成為“生態環保之城”、“科技教育之城”、“會展旅游之城”。
本次廊坊市情發布會在今天下午舉行,會議由廊坊市委副書記許寧主持,廊坊市長吳顯國在會上介紹了廊坊市的基本情況和發展進程,廊坊市委書記劉建群出席會議,廊坊市領導在市情發布會最后回答了網站記者的提問。
廊坊市地處河北中部,位于環渤海經濟圈腹地,是一座區位獨特的樞紐城市。位于首都北京和港口城市天津之間,處于全國大中城市和人口高密度區的樞紐位置,使廊坊更具廣闊的市場覆蓋面,立足廊坊,既可占領北方市場,又能進軍南方市場。
廊坊是一座智力資源豐富的教育城市,域內有13個國家級科研機構、40所高等院校和20所中等專業技術學校。座落在廊坊經濟技術開發區的東方大學城,匯集了近40所高等院校,在校生近6萬人,擁有巨大的人才培養能力。
廊坊是一座投資領域非常廣闊的城市,全市98%以上的國土為平原,土壤肥沃,設施農業、生態農業和畜牧養殖業十分發達,農產品加工業大有可為;域內石油、天然氣、地熱、石灰巖、白云石、硬鐵礬土等礦產資源豐富,具有很高的開采價值。
廊坊是一座基礎設施完善的城市,鐵路、公路密度大大高于全國、全省平均水平。廊坊曾因其優良的軟硬環境,被新華社評為“中國二十佳投資區”之一。
近年來,廊坊市上下緊緊圍繞推進跨越式發展、建設強市名城的奮斗目標。2002年,全市國內生產總值達到460億元,財政收入達到32億元,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7767元,農民人均純收入3876元。
環京津產業帶規劃。為充分發揮毗鄰京津優勢,不斷增強對京津資源的吸附力,廊坊市從去年開始,按照“點狀組團、帶狀布局”的思路,謀劃實施了環北京產業帶和環天津產業帶建設。爭取經過幾年的努力,使兩個環帶成為承接京津城市功能的新興城鎮帶和帶動全市經濟增長、產業升級的經濟隆起帶。
環境建設是廊坊建市以來一直十分重視的一項工作,廊坊市強調“環境也是生產力”、“環境是第一競爭點”的理念,確立了“園林式、生態型、現代化”的城市發展定位,持之以恒、常抓不懈。
廊坊市已經通過覆蓋全市6429平方公里的ISO14001環境管理體系認證,是全國目前唯一通過該項認證的城市。
依據廊坊南北狹長、環繞京津的地理特點,明確了構建以廊坊市區為中心,以三河、霸州為次中心的中、北、南三大經濟板塊,建立廊坊市信用服務中心和信用評估公司,征集、整合信用資源,面向社會開展信用服務,爭取用3年時間搭建信用城市框架。今年4月,廊坊被國家開發銀行確定為信用等級AA+城市。這是授予地級市的最高信用等級。
廊坊市進行“一環一線一河”規劃,“一環”即市區外環線,周長55公里;“一線”即北京采育至大城留各莊貫穿廊坊南北的交通大動脈;“一河”即市區南側龍河改造工程。
廊坊被京津兩大都市包圍,被譽為“京津走廊”。兩大都市強勢發展的巨大輻射作用,使廊坊成為最直接的受益者;得天獨厚的區位優勢,使廊坊站在了對外開放的前沿。面對未來發展,廊坊市提出了今后二十年“兩個率先”、“三個翻番”的發展目標:到2007年,廊坊市GDP達到800億元,在2000年基礎上實現第一個翻番,人均達到2500美元,率先基本實現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目標;到2020年,全市GDP在2000年基礎上翻三番,人均達到8000美元,率先基本實現現代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