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9月12日電 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國務院副總理曾培炎11日在天津汽車產業發展政策和消費政策座談會上發表講話稱,中國的汽車產業正處于一個重要的發展機遇期,要制定和完善汽車產業發展政策和汽車消費政策,積極推動汽車產業結構調整,改善汽車消費條件和環境,促進汽車產業健康穩定發展。
曾培炎說,中國汽車產業正處于重要的發展機遇期。在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進程中,居民消費結構將不斷升級,汽車的市場需求會進一步擴大。近年來實施擴大內需政策,城鄉公路、城市基礎設施建設加快,改善了汽車消費條件。汽車產業投資主體多元化,企業發展內在動力不斷增強,為再上新臺階積蓄了力量。世界產業結構調整,促進了發達國家汽車制造商與我國的合作,也為中國汽車產業加快發展創造了條件。
曾培炎指出,五十年來,特別是改革開放以來,在黨中央、國務院的正確領導下,在汽車產業政策指導下,汽車生產規模不斷擴大,零部件生產和配套能力迅速提高,整車制造和技術裝備接近或達到國際先進水平。汽車工業的發展對提高中國工業整體水平,加快經濟結構調整起到重要作用,并已成為推動國民經濟發展的支柱產業。
曾培炎還強調,在新形勢下,我們要按照黨的十六大提出的全面建設小康社會、加快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總體要求,落實國務院關于汽車產業發展的部署,切實采取有效措施,促進中國汽車產業健康穩定發展。當前,要注意把握好以下幾個問題。
一是把發揮市場配置資源的作用與國家宏觀調控結合起來,進一步擴大現有汽車生產企業自主決策權,同時充分發揮產業政策對企業行為的引導作用。
二是把對外開放和自主發展結合起來,廣泛開展國際經濟技術合作,努力開發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產品,鼓勵汽車優勢產品和零部件參與國際競爭。
三是以結構調整為主線,鼓勵大型汽車企業集團通過兼并聯合,加快做大做強的步伐,反對低水平重復建設。
四是充分利用中國汽車工業生產成本低,勞動力素質好,配套條件具備等比較優勢,努力把我國建成世界汽車生產的重要基地。
五是消除對汽車消費的不合理限制,加強汽車使用的配套設施建設,搞好汽車服務市場管理。
六是堅持走可持續發展道路,鼓勵生產和使用節能環保型汽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