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8月22日電 在粵港第六次聯席會議上,港深兩地專家提議建設一個功能齊全、分工明確和高度開放的世界超級經濟區。據香港文匯報報道,深圳社會科學院院長樂正表示,港深共建高新技術園區的條件已經基本成熟。在CEPA的背景下,可以重新思考利用深圳與香港交界的河套地區,建一座國際科技開發園區。
專家建議選址河套
根據粵港第六次聯席會議達成的協議,兩地擬展開高新技術產業、基礎設施銜接等十方面合作。據介紹,近兩年本港業界紛紛提倡開放邊界禁區進行各類活動,以促進港深合作的呼聲越來越強烈。在此基礎上,深港兩地有識之士紛紛提出,在深港接壤地區合作開發建設高科技園區或高科技產業走廊。
樂正認為,通過共建深港科技園區,兩地在高新技術產業領域可實現區域資源優勢互補,將內地人力、技術資源與香港的國際化運作經驗、市場資源等進行有效對接,創建一個國際化的科技創業平臺。他表示,港深接壤的河套地區具有地緣優勢,可直接將兩地資源整合。
常設機構推動合作
樂正呼吁,建立深港科技合作的政府機制和企業機制,充分發揮政府在兩地科技合作中的作用。在深港政府間建立例會制度,條件成熟時設立深港科技合作常設機構,具體負責兩地有關科技合作事宜的組織、協調和實施。
此外,在現有深港部分科技企業合作的基礎上,還要推動普遍性、大規模的科技企業合作,盡快建立兩地科技合作的企業機制。如引進國內外科技成果,由兩地科技企業共同設立以項目為中心的合資型或合作型科技企業,共同開發、生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