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聲明: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不得從本網直接下載使用,如欲轉載請與原刊發媒體聯系。)
1962年的一場邊境戰爭,使得中印這兩個亞洲大國長期以來處于敵對狀態,即使是在44年后的今天,這場戰爭對兩國關系的影響依然存在,雙方至今未能完全解決邊界爭端,甚至未能達成解決邊界爭端的協議。
然而,即使如此,中國國家主席胡錦濤昨日與印度總理辛格舉行的會談,仍然可以視為中印關系發展中的里程碑事件,畢竟雙方開始懂得以尊重甚至欣賞的眼光看待對方的崛起和逐漸強盛。
中印這兩個國家都是世界人口大國,中國的人口達13億,印度則達11億。當這兩個人口大國都開始走上對外開放和經濟高速發展之路時,如何看待對方,無疑對兩國的前途具有至關重要的影響。
去年四月,中國總理溫家寶訪印時,兩國宣布建立面向和平與繁榮的戰略合作伙伴關系。胡錦濤昨日在與辛格會談時表示,中方歡迎印度發展,印度的發展對中國不是威脅,而是機遇。同印度發展長期穩定的戰略合作伙伴關系,是中國政府的既定政策和戰略決策,絕非權宜之計。辛格同樣表示,印度以互利合作的眼光而不是相互競爭的態度來看待和處理印中關系。印中加強友好合作將對世界形勢產生積極影響。
胡錦濤和辛格為中印關系發展所定下的基調,無疑當為兩國關系的發展產生深遠的積極影響。畢竟如果這兩個日漸強盛的人口大國如果能夠當對方是朋友而非敵人,且能以尊重和欣賞的眼光看待對方發展的話,至少意味著這個世界上又增添了無數的商機和巨大的市場潛力。如果這兩個人口大國選擇繼續以敵對態度相視的話,亞洲和世界是根本沒有真正的和平安寧可言的。
中印雙方要完全擺脫1962年那場戰爭的影響并不容易,需要雙方拿出更多的睿智和更大的耐心。不過,中印昨日發表的聯合宣言指出,邊界問題的早日解決符合兩國的基本利益,因而應將其視為戰略目標。這就是說,起碼雙方都不希望邊界問題繼續成為兩國在其它領域發展關系的障礙。
(摘自香港《明報》,有刪節;作者:秦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