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3日從水利部太湖流域管理局獲悉,在應對無錫太湖藍藻事件中,引江濟太工程發揮了積極效應,隨著源源不斷的長江水調入太湖,至記者發稿時,無錫水廠取水口水質已明顯好轉。
5月6日至6月3日8時,水利部太湖流域管理局已從常熟水利樞紐調引長江水4.30億立方米,入太湖2.46億立方米。根據太湖流域管理局水文水資源監測局6月3日18時監測,位于太湖貢湖灣的錫東水廠取水口水質保持良好,位于梅梁湖灣和貢湖灣之間的貢湖水廠取水口水質明顯好轉但不夠穩定,位于梅梁湖的小灣里水廠取水口水質略有改善但仍未徹底好轉。
目前,太湖水位3.05米。太湖下游地區飲用水水源地水質保持穩定。太湖流域已進入主汛期,太湖流域管理局將密切關注流域水雨情和太湖等主要水體水質狀況,統籌考慮全流域防洪、供水和生態安全,加強監測、預測和會商,做好工程調度。
無錫市區現有自來水供水能力200萬噸/日,其中位于梅梁湖的小灣里水廠為80萬噸/日、位于梅梁湖和貢湖交界的貢湖水廠為100萬噸/日,位于貢湖灣的錫東水廠為20萬噸/日。近期實際供水為110萬噸/日,供水人口200多萬人。(黃庭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