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英嘉公寓業委會向記者舉報稱,該小區物業存在“偷電”行為:偌大的小區,物業每年代繳的電費僅7000余元,而小區的實際費用應為二三十萬元。
在這個小區,供電局為物業提供的一塊總電表因走字緩慢被業主戲稱為“傻表”。物業少買電多收費賺取差價,被業主認為是在偷電。
小區一年總電費不到萬元
英嘉公寓位于西城區未英胡同49號。前天,小區業委會一名代表陸先生稱,他們小區的物業公司存在嚴重的偷電行為,“他們一年少交的電費少說也得十幾萬!
陸先生提供了他們小區近年來的電費數字。自去年6月到今年8月這1年多的時間里,小區總電表顯示的用電總量僅為14712度,一度電0.48元,花費才7061.76元。
折算起來,全小區所有業主的家庭用電和公共用電每月的電費總和才500多塊錢。而英嘉公寓有兩棟11層的樓,目前住有44戶業主,有兩部24小時運行的電梯和其他耗電的公用電設施。每月總共才500元的電費,這對一個小區來說顯然有些荒唐。
英嘉公寓小區各戶居民家都裝有分電表。業委會粗略統計了這些分電表顯示的用電量:小區44戶業主一年所交的電費要有十幾萬元。而這還不包括小區的公共用電。根據小區以往的用電歷史記錄,英嘉公寓一年用電總量一般要在二三十萬元左右。
陸先生說,小區里有一個公開的秘密,就是小區的總電表有問題。“我們都叫它‘天下第一傻表’,或者是‘天下第一節能模范’。”陸先生說。
總電表不走字被稱“傻表”
英嘉公寓用的是臨時電,以前的總電表是一塊普通的電表,“供電局的人每月來抄表,然后按照數字跟物業收錢!比ツ5月,因當時的物業拖欠電費,小區一度被供電局強制斷電。
20天的停電時間里,業主們到處投訴維權,后在區政府的協調下供電得以恢復,但小區的電表被供電局改換了:目前正在使用的一塊很大的插卡式總電表替代了原來的普通電表!斑@么一來,小區的物業公司必須得提前花錢買電,沒法再拖欠供電局的電費了。”小區業主李先生說。
英嘉公寓用電歸金融街供電所管理,該所張所長介紹(出自他與小區業主的錄音記錄),英嘉公寓這塊超級大的插卡電表是供電部門專門為英嘉公寓制造的,連所用的軟件都是臨時設計出來的。其目的,就是為了減少麻煩。
從此以后,英嘉公寓物業交錢刷卡買電,業主按自家小表向物業交錢,大家和和氣氣,很長一段時間不再為電費紅臉了。
“可我們后來發現了這個秘密,這是一塊傻電表,根本不走字!”小區業委會代表陸先生說。
物業公司被指“偷電”
陸先生所說的“不走字”指電表走字緩慢。他說,這塊電表給物業提供了偷電的機會,物業每年都能侵吞業主所交的十幾萬元電費。他解釋說,物業按照各家各戶的小表向業主收電費,這些小表都經過了檢驗,一個字都不差;但物業卻是通過總電表給業主供電,中間拿走了巨大的差額。
小區業委會認為,物業明知電表有問題,卻照吃照扣其中的差額,其實質是在偷電。
小區的物業為翌鑫盛世物業管理公司,該公司去年9月入駐該小區。昨天中午,該物業公司一名不愿透露姓名的工作人員在接待記者時稱,物業只是用供電局提供的軟件給用戶賣電,其它情況都不清楚。
但在前天業委會與物業的談話錄音中,物業公司李經理稱,他們確實知道電表存在問題,“但干嗎要給供電局說呢,沒必要拿著大喇叭說這電表有問題吧?”
關于業主反映的“傻電表”問題,金融街供電所拒絕接受采訪。但業委會與金融街供電所的對話錄音顯示,供電所張所長說,供電所也曾懷疑過英嘉公寓的電表問題:小區買電特別少,每個月才買1000多度電,也就五六百塊錢,可小區有兩部24小時運行的電梯,還有水泵,應該不止這個錢,以前每月要三四萬元的電費。
錄音中張所長還提到,供電所為此曾前往檢查,但沒查出什么問題。
由于供電所拒絕接受采訪,目前記者尚不知此問題將會如何解決。(邢學波 周越 張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