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來,央行3次加息,雖然每次幅度都不大,但一二十年下來,還款總額增加不少;房價仍在走高,70個城市6月份房價同比上漲7.1%,北京等大城市已連續十幾個月同比漲幅超過8%。與此同時,新畢業留城的大學生、隨子女遷入城市的老年人……貸款買房者卻有增無減。
房價高,房貸利息也高。按揭,對人們的經濟實力和心理承受力提出了雙重挑戰。如何主動化解這“雙重壓力”呢?
一方面,要保持冷靜的頭腦,平和的心態。
——平靜面對加息。加息是貨幣調控的一部分,旨在防止經濟過熱,也有利于化解樓市投機泡沫。此舉會增加購房者的支出,但長遠看是“利好”。畢竟,擁有一個健康的房地產市場,買賣順暢,是所有人的心愿。
——對收入、置業保持理性預期。我國經濟持續向好,居民收入逐年增加,生活水平不斷提升。目前買房的主體——年輕人,應該對自己有信心,坦然面對眼前窘境,將“梯次消費”視作充實人生的必修課。即便在發達國家,先租房再買房、先買小房后買大房,也是置業的主流。此外,政府出手調控房價,一招比一招見力,不急于買房的人們,不妨冷靜觀望,再做籌謀。
另一方面,要主動規劃,積極行動。
——積極規劃住房消費。數據顯示,目前70%以上的購房者是20—30歲的年輕人,大都沒什么積蓄,卻有不少人選擇超過100平米的大房子,為此傾盡父母畢生積蓄,依然“債臺高筑”,不得不抑制消費支出、擱置育兒計劃、減少社交活動甚至不敢輕易換工作……如逢銀行接連加息,簡直就是雪上加霜!房子大了,幸福感卻少了。其實,市場上不乏小戶型新房或二手房,流轉也比較好。不妨先買一套安頓下來,經濟條件好了再改善。暫時租房子也未嘗不可。總之,買房戰術要靈活。一步到位固然好,主動地“折騰折騰”,也許能帶來更多“驚喜”。
——積極選擇房貸產品。銀行在調高房貸利息的同時,也推出了規避利率風險的固定房貸產品,以及“邊還貸、邊孳息”的具有理財功能的還貸方式。買房者可以多方了解,多做挑選。
——積極投資理財。貸款買房者不妨嘗試作點力所能及的投資理財,“堤內損失堤外補”,增加個人收入,彌補房貸利息支出。當然,也要充分注意防范風險。(曲哲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