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段時間以來,A股市場經歷深幅調整,部分投資者信心受到較大影響,但理性的投資者也應認識到,股市在運行過程中出現調整和波動有其內在規律,在任何國家和地區,股市都不會只漲不跌,大起之后會發生大幅調整,是資本市場的常見現象。上世紀80年代末到90年代初,我國臺灣地區股市在上漲。
5倍左右以后,發生了48%左右的深幅修正;1995年至1999年,美國道瓊斯工業平均指數從3844點上漲到10787點,納斯達克市場一口氣暴漲5倍,但2000年3月以后,前者跌去三分之一,后者更是18個月內縮水四分之三。
作為全球市場的后起之秀,雖然中國資本市場近幾年發生了轉折性變化,但由于“新興加轉軌”的基本特征未發生根本改變,在前期指數大漲5倍以后,在股市內外部復雜因素的交織影響下,多方參與者對股市走向和股價產生不同預期和判斷,進而引發市場的寬幅波動。然而,也正如納斯達克10年牛市孵育催生了微軟、思科和英特爾等一批堪稱“偉大”的公司,美國資本市場推動美國成為世界頭號強國一樣,中國資本市場在短短十幾年發展歷程中,雖然經歷過諸多曲折,但從其誕生的第一天起就站在了中國經濟改革的發展的前沿,并為推動社會資源配置方式的變革做出了重要貢獻。截止到2007年底,上市公司市值達到32.7萬億,企業通過發行A股和可轉債共籌資19029億元,資本市場服務國民經濟發展全局的功能正逐漸顯現。
當今世界,隨著金融市場全球化的趨勢不斷增強,資本市場已經成為21世紀大國金融博弈的核心平臺。而對于國內來講,資本市場關乎居民財富的增加和消費需求的繁榮,關乎企業治理結構的完善和經營戰略的持久發展,更關乎銀行系統金融風險的分散和整個社會的金融穩定,中國經濟的全面協調可持續發展需要資本市場的長期穩定健康發展。從另一角度看,中國資本市場之所以能夠在短短十幾年時間里走過成熟市場數十年甚至上百年的路,歸根到底在于中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逐步完善,并從1979年到2007年間中國經濟保持了年均9%以上的高成長率。當前,盡管經濟發展過程中會遇到一些不確定性因素,但中國經濟高速成長的整體趨勢不會改變,今年一季度GDP增長10.6%,總體經濟形勢好于預期,基本保持了增長較快、結構優化、效益提高、民生改善的良好態勢,這無疑為推動資本市場持續健康發展提供了強勁動力。
目前的市場環境中,對于廣大投資者而言,在堅定資本市場長期向好信心的同時,更需要用理性的頭腦、發展的眼光來看待當前的市場,既不能驚慌失措,盲目殺跌,也不要不加判斷的隨意抄底、推波助瀾,而是要密切關注國際金融風險對我國資本市場的傳導效應,清醒認識宏觀經濟和政策環境對資本市場的階段性影響,全面把握上市公司投資價值與核心盈利能力,不為股市的一時起伏影響對股市的理性判斷,真正成為一名價值投資者。與此同時,政府有關部門既要繼續推進資本市場基礎性制度建設,堅持市場化改革方向,又要繼續加大市場監管力度,打擊違法違規行為;在此基礎上,各部門之間要加大政策協調配合力度,完善對政策出臺和實施的統籌安排,形成共同推進資本市場發展的政策環境。
有理由相信,只要各相關主體達成共識,形成合力,中國資本市場必將撥開云霧看青天,迎來更大的繁榮。 (新 鵬)
![]() |
更多>>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