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杯結束了,中超又開打了。這個時候,中國足協迎來了一個好消息--央視終于要轉播中超比賽了。在遠離中超聯賽兩年多后,央視這次再次牽手中超,究竟為的是什么?而雙方的合作能給中國足球帶來希望嗎?
央視看重的還是市場
2004年,中國足協及福特寶公司曾與央視商談轉播中超事宜,但雙方在轉播費上有分歧,未達成協議。隨后,上海文廣新聞傳媒集團買斷了中超3年轉播權。足協和中超公司也遵照合同,沒有再把轉播權售給央視。就這樣,央視一別中超就是兩年多。
到了2006年,央視介入中超聯賽的轉播從賽季開始前就鬧得沸沸揚揚。
“畢竟這是目前中國最高水平的聯賽,而且以前還有過那么大的市場,所以無論從拯救的角度還是今后商業推廣的角度,中超和央視合作都是大勢所趨。”對此,央視體育中心負責人如此表示。
足協喜上眉梢
央視為了市場再次牽手中超,最高興的是中國足協。
為了促成這個合作,中國足協可是煞費苦功。在3月份就開始和央視接觸,到6月17日足協在大寶飯店召開了中超委員會全體會議,一直在為協調中超公司、央視和上海文廣的利益而忙碌。結果在6月17日的會議上,中超委員會的全體委員圍繞著“評議是否同意央視轉播中超聯賽”這個議題展開了熱烈的討論。結果南勇、郎效農、瞿郁明以及15家俱樂部老總全體通過了這項議題,無條件為央視轉播中超放行。
“要完善聯賽的傳播網絡,進一步強化中超的品牌,還是得依靠國家電視臺的專業性、覆蓋面以及綜合能力來完成。而央視的回歸也將為新賽季聯賽的招商和廣告帶來動力。”昨天,聯賽部主任朗效農說,“希望這次合作能夠讓更多的球迷看到中超聯賽,關心中超聯賽,從而提升整個中超聯賽的關注度。”
救市還待觀望
對于中國足協來說,他們已經把這次合作看成是一次挽救中超聯賽市場的重要機遇。但是,央視的介入究竟能夠給中超聯賽帶回多少觀眾,帶來多少經濟利益,現在還很難預料。
據悉,當年央視轉播甲A時,一場球賽帶來的電視廣告價值從沒超過15萬元,所以當2003年一場比賽的轉播權價格抬高到30萬元時,央視選擇了“撤退”。而來自央視內部數字也顯示,事實上,轉播中超的收視率不僅比不上十年前轉播甲A,甚至有可能比不上現在正轉播的乒超或排球聯賽,央視廣告收入其實是“油水不大”。所以,這次的合作,央視也采取的是一種觀望的態度。最明顯的例子就是,對于轉播的時間上,央視還是抱著“走一步看一步”的態度。他們與足協的合作只是今年余下的中超聯賽,至于明年如何還沒有協議。
中超聯賽現在的根本問題當然不在于央視是否轉播,球迷少的原因也不在于央視一直沒有直播,而是中超聯賽自身的公信度太低。比賽精彩度不夠、球隊負面新聞不斷、球員又常常惹亂子……如此的比賽自然無法聚集足夠的人氣。期望央視救市,中國足協顯然只能先喘一口氣。(李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