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精品亚洲第一区焦香,国产精品99久久久久久猫咪,男女邪恶做爰猛烈动图,亚洲区一二三四区2021

頻 道: 首 頁|新 聞|國 際|財 經|體 育|娛 樂|港 澳|臺 灣|華 人|留 學 生|教 育|健 康|汽 車
房 產|電 訊 稿|圖片·論壇|圖片庫|圖片網|華文教育|視 頻|供 稿|產經資訊|廣 告|演 出
■ 本頁位置:首頁新聞中心科教新聞
站內檢索:
【放大字體】  【縮小字體】
“中秋節”被列入中國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2006年10月05日 03:52

     9月23日晚,“龍潭映月”首屆國慶—中秋大型賞燈游園會在北京市龍潭公園舉行亮燈儀式。 中新社發 楊山山 攝



 

     除水上、陸上的各種花燈爭奇斗艷之外,還有各種表演等活動。該活動將持續到10月15日。 中新社發 楊山山 攝


版權聲明:凡標注有“cnsphoto”字樣的圖片版權均屬中國新聞網,未經書面授權,不得轉載使用。

  與去年八月十五相比,今年的傳統佳節中秋節本身有很大的“不同”——被列入中國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然而,“觀察”中秋節前氣氛,人們會發現:其商業氛圍濃于文化。正如中央民族大學祁慶富教授所說:月餅越做越大,中秋節所追求的文化意義卻越來越少。

  中國民俗學會名譽理事長烏丙安教授指出,中秋節與春節、端午節等是屬于中國全民性的節日。他說,中秋節原本是一個祭祀節日。據《周禮·春官》記載,周代已有“秋分夕月(拜月)”活動。到了唐代,中秋已成為官方和民間都相當重視的節日。北宋時,農歷八月十五被定為中秋節,并出現“小餅如嚼月,中有酥和飴”的節令食品。

  烏丙安教授強調,不僅漢族過中秋節,壯、傣、黎等少數民族也歡度這個佳節。有道是“三十里不同風,五十里不同俗”,明月雖是一個,各民族過節的方式卻各有不同。中秋節最核心的文化內涵是祝愿社會和諧進步和家庭團圓幸福,所以為海內外炎黃子孫重視。

  但隨著時代的發展,特別是多元文化日益豐富,使得包括中秋在內的諸多民族傳統節日被人們淡忘。原有的文化內涵逐漸消失,端午成為“粽子節”,中秋成為“月餅節”。

  在“百度”上鍵入“中秋節”搜索一下,資訊倒是不少,但95%以上是商家中秋促銷熱賣的消息,打著中秋節招牌的商業活動此起彼伏,而介紹各地中秋文化活動的卻寥寥無幾。

  中國文聯副主席馮驥才曾尖銳批評,節日被商家包辦,淪為美食節、購物節、旅游節,失去了它原來的味道。馮驥才認為,過去中秋節吃的月餅包裝很簡單很樸素,但負載的美好愿望和生活理想很珍貴,現在的月餅雖然被包裝得精美、豪華,卻漸漸變成了純禮品,這些禮品又被負載了另外的內容,比如利益、交換等。這些世俗的東西融入月餅中,就把節日那種樸素的美好東西沖淡了。

  祁慶富教授認為,今天我們經常提起的傳統節日危機,事實上是我們自身文化傳統斷裂所致。在倡導文化多樣性的前提下,我們可以對傳統節日及習俗進行深層的認識。現在,月餅越做越大,中秋節所追求的文化意義卻少了,這值得深思。

  北京大學教授高丙中指出,中國古代人追求優雅生活和美好品德,但近代以后,無德之人和無行之事層出不窮,這主要是由于面對發達的西方,我們失去了自己的價值評判。中秋節是一個具有濃情雅趣的節日,美俗極為豐富。在這個意義上說,過節不僅僅是娛樂、好玩,還是在重溫優秀文化傳統基礎上自我的內在提升。

  針對中秋節民俗文化已經遺失或被淡忘的現實,烏丙安教授認為政府部門和專家學者有責任發掘、整理出傳統節日文化內涵,讓群眾會過中秋、過好中秋。

  烏丙安強調,要想把民族民間傳統節日辦得火爆熱烈,古今中外有兩條基本經驗:一是民間辦會,政府支持,商家贊助;二是重大年節政府主辦,普天同慶,F在一些政府和商家熱衷于辦招商節、旅游節等,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如果在民間傳統節慶活動上也采取這樣的機制,中秋、端午、元宵這些傳統節日也會熱鬧非凡。(新華網 魏運亨)


[每 日 更 新]
- 中國赴日留學人員人數累計達到九十萬人
- 臺"陸委會"副主委:江陳會對兩岸關系具重要意義
- 大陸海協會副會長張銘清抵臺灣 參加學術研討會
- 國產新舟60支線飛機成功首航 飛行平穩噪音不大
- 阿利耶夫再次當選阿塞拜疆總統 得票率為88.73%
- 九名中國工人在蘇丹遭綁架 大使館啟動應急機制
- 證監會:城商行等三類企業暫停上市的說法不準確
關于我們】-新聞中心 】- 供稿服務】-資源合作-【留言反饋】-【招聘信息】-【不良和違法信息舉報
有獎新聞線索:(010)68315046

本網站所刊載信息,不代表中新社觀點。 刊用本網站稿件,務經書面授權。
未經授權禁止轉載、摘編、復制及建立鏡像,違者依法必究。

法律顧問:大地律師事務所 趙小魯 方宇
[京ICP備05004340號] 建議最佳瀏覽效果為1024*768分辨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