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9月9日電 據人民日報報道,8日上午,第十屆中國國際投資貿易洽談會“國際投資論壇”在廈門舉辦,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國務院副總理吳儀發表了題為“堅定不移地對外開放是中國既定的基本國策”的主旨演講。
吳儀指出,對外開放是中國的基本國策。中國經濟實現持續快速發展得益于對外開放和積極有效利用外資。利用外資作為中國對外開放基本國策的重要內容,在促進中國經濟持續快速健康協調發展和加速中國開放型經濟的形成上功不可沒。27年的開放實踐證明,積極合理吸收外資有效彌補了中國國內建設資金的不足,引進了大量先進技術以及先進經營方式和管理經驗,并帶來了現代流通和市場營銷理念,引入了國際競爭機制、國際規則和國際標準,在促進中國技術進步、推動產業結構調整升級的同時,加速了中國開放型經濟的形成。通過積極有效利用外資,還開闊了人們的國際視野,推動了思想解放與觀念更新,在中國建立和完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中發揮了重要作用。改革開放使中國人民的生活水平和生活質量得到明顯提高和改善。
吳儀說,中國正進入全面建設小康社會,加快推進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關鍵時刻,經濟發展處在一個新的歷史起點上。我們清醒地認識到,作為一個發展中大國,在國內能源、資源、技術、人才等相對短缺的情況下,實現這一目標尚需應對諸多挑戰。當前,經濟全球化深入發展,科技革命日新月異,在新一輪世界產業結構調整中,以服務貿易、服務外包、高附加值的高端制造和研發環節為主要內容的產業轉移格外令人注目,傳統制造業轉移也在向縱深發展,這給中國經濟結構調整和建立創新型國家帶來難得的發展機遇。盡管中國近幾年資金和外匯儲備較充裕,但國際投資中所承載的各種競爭力和效益,所形成的有效資本和技術創新能力,所造就的高素質人才,所帶來的市場和就業機會,仍將對促進中國經濟結構調整、轉變增長方式以及和諧社會建設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
吳儀表示,在新的歷史時期,中國將以更加積極的態度走向世界,充分利用“兩個市場、兩種資源”,在擴大內需并充分發揮內需拉動經濟增長積極作用的同時,更加重視對外開放在推動經濟社會發展中的重要作用,以開放促改革促發展,適應經濟全球化趨勢的新發展和中國改革發展的新形勢,緊緊把握世界經濟結構新一輪調整的難得機遇期,把對外開放和吸收外資提高到一個新水平。
她強調了五個方面:中國將更加注重優化外資結構,提高吸收外資的質量和水平;中國將積極創造條件承接國際服務外包;中國將更加重視改善投資環境,依法保護境內外投資者合法權益;中國將堅定地實施互利共贏的開放戰略,加強與各國的經貿合作,實現與世界各國共同發展;中國將進一步加強與國際多邊和區域經濟組織的合作,繼續促進和推動貿易與投資便利化進程,共同營造有利于實現各國共同發展與繁榮的國際環境。
吳儀說,經過將近10年的不懈努力,中國國際投資貿易洽談會已成為一個在世界上具有一定影響力的國際投資促進盛會。它反映了中國對外開放的偉大歷程,架起了一座中國與世界各國加強合作、共謀發展的橋梁。她還表示,向多年來一直積極支持投洽會的聯合國貿發會議、聯合國工發組織、經濟合作與發展組織、世界銀行國際金融公司以及世界投資促進機構協會等國際組織致以最誠摯的謝意。(龔雯 蔣升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