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務院在批復天津市城市總體規劃中表示,要將天津市定位為國際港口城市,北方經濟中心和生態城市。去年《北京市城市總體規劃(2004-2020)》得到國務院批復以后,昨天,國務院批復了《天津市城市總體規劃(2005年-2020年)》。
天津定位經濟中心與北京不沖突
昨天,中國政府網轉發了《國務院關于天津市總體規劃的批復》。國務院在批復中將天津定位為環渤海地區的經濟中心。
國務院在批復中希望天津市以濱海新區的發展為重點,將天津市逐步建設成為經濟繁榮、社會文明、科教發達、設施完善、環境優美的國際港口城市,北方經濟中心和生態城市。
此前已得到批復的北京市城市發展總體規劃中,北京被定位為“國家首都、國際城市、文化名城、宜居城市”,并沒有再提及所謂的“經濟中心”,而且首次提出“宜居城市”的概念。
天津發展與京津冀發展相協調
南開大學經濟學院的季任均教授說,天津的總體規劃得到批復與此前已得到批復的北京市城市總體規劃使得這兩個城市能更好地協調發展,“北京是首都,天津去發展經濟。”此前天津市有關部門曾就總體規劃咨詢過季任均教授。
季任均教授認為,包括他所了解到的河北的“十一五”規劃,都已把環渤海地區作為一個整體在考慮,這種思想無論是在天津市城市總體規劃還是在北京市城市總體發展規劃中都得到體現。
國務院在批復中也特別強調了這一思想。批復中說,天津市的規劃建設要注意與京津冀地區發展規劃的協調,加強區域性基礎設施建設,促進產業結構的合理調整和資源優化配置。特別要注意加強與北京市的協調,實現優勢互補、協調發展,提高為首都、環渤海以及北方地區服務的功能。
[1] [2]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