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聲明:刊用《中國新聞周刊》稿件務經書面授權)
繼承了“超女”元素的選秀節目蜂擁而至,顯示市場限制和內容規制的結果未必能合乎主管者的期望
3月下旬,在深圳衛視舉辦的“少林武術之星”全球電視選秀的宣傳活動上,香港《南華早報》一位女記者提問,按照廣電總局最新規定,地方電視臺跨地區舉辦選秀大賽必須專門報批,深圳衛視的該節目負責人立刻笑容可掬地接道,“是的,我們已經拿到批文了,我們是今年第一家拿到批文的”。
但此時的超女,仍處在等待批文的煎熬中。去年的超女大熱,已經讓敏感的預測者指出,來年將是中國電視的“活動年”。從這年3月開始,各地電視臺紛紛一頭扎進了電視選秀節目的浪潮中,海選和PK,已經成為今年電視屏幕上的兩大關鍵詞。
去年超女最大的競爭對手東方衛視的“萊卡我型我秀”,今年把冠名權給了雪碧,早早地就開始全國宣傳,甚至把分賽區設在了超女的大本營長沙,而東方衛視“加油好男兒”,也同樣具有面向全國的海選明星評委的出山、層層過關的競賽以及觀眾的短信投票,他們和超女的最大差異似乎只在于性別。
中央電視臺今年的《夢想中國》也將最有看點的海選播出量從直播10天一下增加到10個星期,《夢想中國》同樣有由本臺主持人加盟的3個現場評委,其尖刻的現場評論甚至讓參賽選手淚流滿面,奪門而出,處處像是2005年超女的加料版。
山東衛視也推出了自己的選秀節目“天使任務”,為一部青春偶像劇選擇主角。此外,還有安徽衛視的“真維斯超級新秀”、四川衛視的“可愛廚娘”等。
去年7月,央視主持人崔永元曾經批評湖南衛視作為一家公共電視臺,在商業化上已經越界。那么今年面臨“超女”克隆版處處開花,電視業又將何去何從呢?
傳播研究學者靳智偉,將“超女”的成功歸因于湖南衛視的“機制資本優勢”,“超女其實不是節目形態的成功,而是湖南衛視市場機制的成功,這個機制資本目前只有湖南衛視具備,其他臺的克隆之所以難以成功,因為只有湖南臺具有那樣恰當的市場運營模式”。
但在靳智偉看來,不管怎樣,在真正的商業性電視臺出現之前,這至少實現了電視媒體從單一模式向多元模式的進化,由媒體本身為傳播的中心,改變為以市場為中心。靳智偉說。他更愿意把去年的超女,看作是市場模式向單一模式的挑戰,因為其勝利,才贏來了今年真人秀和仿超女的遍地開花。而在接下來的競爭中,誰更市場化,誰就更成功。
(來源:《中國新聞周刊》;鄭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