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5月12日電 據《新京報》報道,4月27日,央行一年半來的第三次加息被認為是拉開了新一輪宏觀調控的序幕。實際上,北京的調控措施早在央行加息之前已悄然開始。銷售人員持證上崗、土地閑置收回政策趨緊、每日更新房源信息、囤積房源將被禁售一個月,近期調控政策的出臺隱隱透露出一個信息:北京新一輪房地產宏觀調控風暴已經到來。
“53條軍規”出臺
開發商虛擬買賣合同、囤積房源,欺騙購房人搶購,面臨至少1個月內不能賣房的處罰。
5月1日,北京明天地產發展中心業務總監陳云峰在北京房地產交易管理網看到一則通告,這則在4月30日下發的名為《關于商品房銷售信息發布的通告》,僅300多字,卻透露出強烈的指向意義,“市建委公布這些數據可謂是寓意深刻,在目前這個特殊階段,公開沒有銷售住宅面積的數量,可以看作是要規范北京房地產市場的一個強烈信號。”他說。
5月10日,北京市建委下發關于《加強商品房交易市場動態監管的通知》,從6月1日起,如果開發商虛擬買賣合同、囤積房源,欺騙購房人搶購,將面臨至少1個月內不能賣房的處罰。市建委同時還公示了53種開發商可能存在的違規行為。該通知在開發商中被迅速傳閱,并被業界稱為房地產的新“53條軍規”。
假如說4月27日的央行加息,是中央政府對房地產業再次宏觀調控的開始,那么目前北京房地產主管部門頻繁出臺的政策,則意味著地方政府已經開始采取切實可行的舉措。
在中原地產華北區域總經理李文杰看來,去年的宏觀調控雖然聲勢浩大,但不少地方政府的響應態度并不積極,很少出臺有針對性的地方調控政策。“和去年不一樣,從4月至今,北京房地產主管部門出臺了一系列政策,這表明了北京市政府的態度,今年宏觀調控的指向性將會更明顯。”
閑置土地回收規定趨緊
開發商開發建設面積占建設總面積比例不足三分之一或已投資額占總投資額不足25%,又中止開發建設滿一年,也視為土地閑置。
4月3日,北京市建委公布了《北京市2006年不同級別土地上普通住房平均交易價格》,根據一年來北京房價的上漲對各級土地上的普通住宅交易均價做了大幅度調整,部分價格上調千元。該規定的出臺可以看作是去年宏觀調控政策的一個延續。
4月4日,北京市2006年土地供應計劃出臺,明確提出,2006年土地供應計劃中經濟適用住房用地供應量為300公頃,住宅商品房用地供應量為1600公頃。值得注意的是經濟適用房土地供應量比去年增加100公頃。
到4月底,新一輪宏觀調控措施正式登場。
4月27日,國土資源部、國家工商總局聯合公布《國有土地使用權出讓合同補充協議》示范文本(試行)。劍鋒直指開發商變相囤積土地行為,“開發商按照合同約定日期動工建設,但已開發建設面積占建設總面積比例不足三分之一或已投資額占總投資額不足25%,且未經批準中止開發建設連續滿一年的,也視為土地閑置,出讓人有權向受讓人征收土地閑置費。”而北京有關部門則表示,隨后北京市將按照相關規定執行。
同日,央行宣布加息,在多數業內人士眼里,這就是宏觀調控政策開始的標志。
房屋銷售信息每日定時更新
除了加快土地入市的步伐,防止開發商囤積房源,進一步加大房屋供應,也是北京市此番宏觀調控的利劍之一。
4月20日,北京市建委下發通知,自9月1日起,房屋銷售人員持證上崗。市建委日前披露:北京目前未售出住宅面積占可售商品房面積的59.09%.
4月20日,北京市建委下發通知,從今年9月1日起,北京市商品房銷售人員必須持有經市建委注冊備案的《商品房銷售員考試合格證》方能從事商品房銷售業務,售樓員進行虛假宣傳可被取消從業資格。
北京市建委表示,銷售機構應在售樓處公示其項目銷售備案登記表和銷售員情況,銷售員接待購房客戶時需掛牌服務,持證上崗。預售或現房合同網上簽約時,應當注明該房屋對應的銷售機構名稱和商品房銷售員合格證書號。
4月30日,北京建委公開表示,北京市房地產交易管理網外網公示項目信息、房屋銷售狀態信息與網上簽約子系統鏈接,每日定時更新。同時以數據的形式發布了最新消息:北京目前未售出住宅面積占可售商品房面積的59.09%. 5月10日,“53條軍規”出臺,矛頭直指囤積房源、發布不實價格等目前房地產市場長期存在的問題,雖然這個政策所指向的問題已是老調重彈,但選擇如此鄭重其事的方式公布,顯然表明了政府部門一個明朗的態度。
北京有關部門自4月以來出臺的這一系列政策,與建設部提出的“加強和改善對房地產市場的宏觀調控,堅持以經濟、法律和必要的行政手段調控市場”信號不謀而合。
顯然,這已不能被理解為一種巧合,北京新一輪房地產宏觀調控風暴已經來了。
[1] [2]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