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社臺北一月三十日電 二〇〇五年臺灣紡織業產值預估為四千七百三十四億元新臺幣,較前年衰退百分之十點二;紡織品出口值約達一百一十八點一億美元,年減百分之五點八。
“中央社”報道,根據紡織綜合研究所整理資料,去年臺灣紡織品進出口總額為一百四十四點二億美元,與前年相比衰退百分之零點五五;較值得注意的是,出口值呈現較嚴重的衰退,進口值則僅出現小幅度的衰退,進口值為二十六點一億美元,衰退百分之二點九五。
據分析,臺灣紡織品創匯下降主要是因為出口減少,而出口項目中,包含主要出口項目的紗、布產品以及近年來已逐漸衰退的成衣產品皆出現出口值減少的現象。
紡織所表示,去年出口值下滑,主要因去年配額取消后,全球主要紡織品出口地皆傾全力搶占歐美等紡織品消費市場,其中尤以大陸憑借其低生產成本優勢。
此外,臺灣中下游產業廠商基于追求低生產成本因素,持續進行生產全球化,將生產基地轉往其它勞動力充沛與低工資的地區進行生產,中下游產業外移的結果降低其對纖維、紗、布等上游原料的需求,造成纖維、紗、布等產品的島內銷售市場漸漸縮減,必須轉而開拓島外市場,這也是致使臺灣紡織品出口值呈現每年逐漸下降的原因之一。
整體而言,近年來面臨東南亞、大陸等紡織工業陸續興起的強烈競爭,臺灣的一般規格紡織產品已不再具有競爭優勢。基于國際競爭與成本優勢考量,部分紡織廠紛轉往東南亞、大陸、中南美洲等低生產成本地區設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