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精品亚洲第一区焦香,国产精品99久久久久久猫咪,男女邪恶做爰猛烈动图,亚洲区一二三四区2021

頻 道: 首 頁|新 聞|國 際|財 經|體 育|娛 樂|港 澳|臺 灣|華 人|留 學 生| 科 教| 時 尚| 汽 車
房 產|圖 片|圖 片 庫|圖 片 網|華 文 教 育|視 頻|商 城|供 稿|產 經 資 訊|廣 告|演 出
■ 本頁位置:首頁新聞中心國際新聞
關鍵詞1: 關鍵詞2: 標題: 更多搜索
【放大字體】  【縮小字體】
《中國新聞周刊》文章:東亞峰會:誰的角色在變

2005年12月21日 10:10

  (聲明:刊用《中國新聞周刊》稿件務經書面授權)

  東亞峰會(10+6)與老字號的東盟峰會及東盟與中日韓領導人會議(10+3),沒有一個國家能夠壟斷會議的內容,東盟似乎可以安心擔任主導角色

  文/曹明

  中國商人高華經常面帶笑容,漫步于柬埔寨首都金邊一座法式風格的大廈里。過去,這里是法國殖民時期的市政大廳,而現在,它是柬埔寨中國商會的總部。

  身為商會會長的高華有理由感到高興。去年,中國首次成為柬埔寨的第一大投資國。中柬之間的貿易額同比增長了50%。

  明年,在金邊的毛澤東大道上,一座屬于中國人的大樓將拔地而起,一舉成為這個國家最高的地標式建筑。

  12月12日第11次東盟首腦會議、第9次東盟-中國領導人會議(10+1)、第9次東盟與中日韓領導人會議(10+3)以及首屆東亞峰會(10+6)等系列峰會開幕之際,中國受到與會國家的普遍尊重,幾乎在所有國際知名媒體關于這次峰會的報道中,“主導權”和“中國”這兩個關鍵詞都會被提及。

  當中國面對日本

  “中國并不想爭奪主導權,現在只是在積極地推動地區合作,而這已經引起了美國和日本的警惕。”中國現代國際關系研究院東南亞及大洋洲研究室主任翟對《中國新聞周刊》表示,東盟才是東亞合作的核心,而中國只是一個最主要的推動力,中國沒有必要去主導東亞合作。

  同時,中國更是極力避免挑動美國的敏感神經。華盛頓大學國際問題專家大衛·拜克曼在接受《中國新聞周刊》采訪時指出:“中國的崛起已經從根本上改變了亞洲地區的局勢。但中國是謹慎的,它避免直接挑戰美國的角色。”

  然而,日本顯然不認同這種說法。日本先是堅持邀請印度、澳大利亞和新西蘭參加東亞峰會,想將他們包括到東亞一體化的進程中,以平衡中國在整個地區合作中的影響力,緊接著又宣布設立總額為1億美元的“東盟綜合支援基金”,對東盟加大金援的力度,其在東南亞的意圖十分明顯。

  就在此次峰會開幕之前,由于日本首相小泉純一郎再次參拜靖國神社,中韓兩國宣布推遲例行的三國首腦會議和外長會議。

  雖然小泉對于會談取消事件的態度是:日中和日韓關系緊張只是“暫時的”,不會損害日本的區域影響力。但是,“這肯定會影響到東亞的區域合作。”新加坡國立大學東亞研究所研究員賴洪毅對《中國新聞周刊》說。

  在過去,日本被認為是這一地區發展的重要引擎。新加坡東南亞研究中心研究員丹尼斯·邱(Denis Hew)分析說,東亞地區過去20年的經濟融合中,日本對這個地區的大量直接投資促成了整個產業鏈的形成,起到了經濟發動機的作用。

  但是隨著中國的崛起,日本在東南亞的地位受到了挑戰。僅僅在幾年前,東南亞那些以出口為生的國家還擔心中國的復興會給這個地區的制造業帶來沉重打擊,造成大量失業。但是這種擔心很快就灰飛煙滅。

  事實上,從1994年到2004年,東南亞國家的制造業出口額從占GDP的25.2%上升到29.6%。2004年,中國和東盟之間的貿易額達到了1058億美元。按照這個趨勢發展下去的話,中國將很快超過美國成為東盟最大的貿易伙伴。

  因此,連日本的《東京新聞》都不禁感嘆:在東盟地區,中國擁有比日本更大的影響力。東盟沒有一個國家署名支持日本成為安理會常任理事國。此次會議的東道國馬來西亞也對中國抱有十分友善的態度。

  東盟:平衡還是分裂

  在討論本次會議宣言的時候,中日雙方的矛盾同樣尖銳。日本方面主張將東亞峰會的參加國原封不動地吸納為“東亞共同體”成員。但中國對此表示反對,認為應該在“10+3”的范圍內討論一體化。

  為此,東盟各國分成了兩個陣營:新加坡、印尼和越南等國與日本保持同一論調;而泰國和馬來西亞則極力贊同中國的主張。

  雖然,最終的宣言沒有出現“東亞共同體”的說法,但是針對這一問題產生的矛盾并不會很快平息。

  曾任日本駐聯合國大使等職的谷口誠對此表示了擔心。他說:“如果目前這種狀況得不到改善,可能會導致東盟內部的分裂。”

  翟也分析說,中日之間的競爭有兩種,一種是良性競爭,比如日本向東盟提供經濟援助,中國也對東盟許以各種優惠政策,這對東盟國家來說是樂于看到的。而另外一種則是惡性競爭,比如在日本爭取成為聯合國安理會常任理事國的問題上,由于中日雙方的態度完全相反,那么東盟國家就必須予以表態。這樣的競爭將使得東盟國家內部產生分歧,降低合作的效率。

  事實上,東盟對于中日之間的競爭很多時候是樂見其成的。泰國的一位高級外交官很直白地說:“東亞地區的中心是東盟,這一點到什么時候都不會改變。中日韓三國關系在一定程度上有些緊張,對我們來說是好事,這樣主導權就會落到我們手中。”

  而新加坡前總理李光耀在接受美國《時代》周刊訪問時也強調,“10+3”的合作體系下,整個東亞的中心是東北亞,而加入了印度、澳大利亞和新西蘭后,東亞合作的重心又重新回到了東南亞。

  “這是一種典型的新加坡思維——大國平衡。”翟認為,“讓越多的大國參與進來,這些大國就越難達成一致,而東盟正好可以從中協調,發揮核心的作用。”

  基于這種分析,賴洪毅預測,東盟在處理中日韓三國不合的問題上,一定不會倒向一邊,而他會充當和事佬,哪方都不得罪,并讓這些大國越來越依靠中間人。

  鳳凰衛視時事評論員邱震海則對《中國新聞周刊》談到了另外一種可能性,在東盟調解無效的情況下,中日韓三國將單獨同東盟發展自由貿易區,但整個區域的整合將無法達成,相關國家的利益都將受到損害。

  又一個政冷經熱

  “與歐盟相比,從經濟上來說,東亞的融合已經達到了歐盟的水準。”前日本高級貿易官員Eisuke Sakakibara認為,東亞地區的貿易依存度已經達到了一個很高的水準。但是他也承認,這一地區政治一體化的進程還遠遠落在后面。

  根據亞洲開發銀行的數據,截至2003年,東亞地區的區內貿易額比例已經占到了這個地區總貿易額的54%,直逼歐盟64%的水準,而高于北美自由貿易區(NAFTA)46%的水準。

  亞洲開發銀行指出,54%這個數據已經高于歐盟1992年的水平。那一年,歐盟各成員國簽訂了旨在確立歐洲的經濟、貨幣和政治聯盟的馬斯特里赫特條約。

  此外,還有一系列數據也讓人們對東亞一體化的進程充滿期待:這一地區聚集了全世界三分之一的人口,四分之一的GDP和一半的外匯儲備。包括中國在內的一些成員國保持著全球最高的經濟增長率。

  但是,美國《新聞周刊》分析說,與歐盟相比,東亞地區的政治生態異常復雜,這為東亞一體化造就了眾多的懷疑者。

  此外,貧富差距懸殊,歐盟的最富裕國家和最窮國家的收入差距是10倍,而東亞國家則可以達到100倍,以至于現在就有人擔心,一旦開放彼此的市場后,那些窮國的勞動力將大量涌入富國,對目的國造成過大的壓力。

  除了這些實際的因素外,Sakakibara在談到東亞區域政治合作進展緩慢的原因時說,整個一體化的進程是由市場來決定的,而不是依靠政治精英,而歐盟的形成過程中,政治領袖則起到了很大的作用。

  但是不管怎么說,東亞的領導人也已經意識到了政治一體化的重要性。中日韓三國都和東盟國家簽訂了《東南亞友好合作條約》,承諾用和平的方式解決爭端,并且不干涉他國的內政;而中國則正在通過東盟區域論壇來協商南海問題。

  (來源:《中國新聞周刊》)

 
編輯:張慶華】
  相關專題:溫家寶出訪五國并出席東盟與中日韓會議


  打印稿件
 
關于我們】-新聞中心 】- 供稿服務】-廣告服務-【留言反饋】-【招聘信息】-【不良和違法信息舉報
本網站所刊載信息,不代表中新社觀點。 刊用本網站稿件,務經書面授權。法律顧問:大地律師事務所 趙小魯 方宇
建議最佳瀏覽效果為1024*768分辨率
[京ICP備05004340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