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精品亚洲第一区焦香,国产精品99久久久久久猫咪,男女邪恶做爰猛烈动图,亚洲区一二三四区2021

頻 道: 首 頁 |新 聞|國 際|財 經|體 育|娛 樂|港 澳|臺 灣|華 人|科 教|圖 片|圖片庫|時 尚
汽 車 |房 產|視 頻|商 城|供 稿| 產經資訊 |出 版|廣告服務|演出信息|心路網
■ 本頁位置:首頁新聞中心社會新聞
關鍵詞1: 關鍵詞2: 標題: 更多搜索
【放大字體】  【縮小字體】
近千民間文物再現“老長沙” 顯示深厚文化底蘊

2005年11月22日 20:59

  中新網長沙十一月二十二日電 石碑、牌匾、瓷罐……長沙市歷時半年從民間征集到的近千件文物,使“老長沙”的形象躍然再現。

  長沙是中國首批歷史文化名城之一,數千年的歷史沉積了深厚的文化底蘊。為搶救保護一批印證長沙歷史的文物,長沙從五月起開始大規模征集散落于民間的文物。

  經過為期半年的征集,已收到各類文物近千件。其中,有反映長沙城市發展變遷的歷史文獻、公館民居的建筑構件;反映湖南傳統民俗風情的婚嫁、生活用具;湖南電影機械制造廠設計生產的八點七五毫米電影放映機、記錄長沙歷史的老電影拷貝;“長沙北正街”款的錫制溫酒壺、九芝堂的藥罐、北協盛的瓷罐以及湖南近現代名人的手跡等,無不生動再現了“老長沙”的生活場景。

  據了解,部分文物并不乏歷史研究價值。在長沙通泰街西園社區征集到的“左太傅祠墻界碑”,是長沙人民紀念晚清重臣、愛國名將左宗棠的重要物證。在長沙新開鋪一處廢品倉庫里發現的一枚一八四一年生產的鐵炮,對研究清朝軍隊的裝備情況具有重要價值。

  此外,文物征集工作人員遠赴黔陽縣安江鎮發現的兩臺一九一四年英制紡織機,是湖南第一紡織廠(長沙裕湘紗廠)在“文夕大火”前轉移至黔陽的,未遷走的四萬紗錠的機器設備均毀于當年的“文夕大火”。遷移的二百四十八臺織布機,在設備更新中已經被陸續處理,現存的這兩臺機器正是近代湖南民族紡織業發展的珍貴物證。

 
編輯:李淑國】
 


  打印稿件
 
關于我們】-新聞中心 】- 供稿服務】-廣告服務-【留言反饋】-【招聘信息】-【不良和違法信息舉報
本網站所刊載信息,不代表中新社觀點。 刊用本網站稿件,務經書面授權。法律顧問:大地律師事務所 趙小魯 方宇
建議最佳瀏覽效果為1024*768分辨率
[京ICP備05004340號]